首页 > 中心资讯>嫌孩子“多嘴”?聪明的家长都这么做

嫌孩子“多嘴”?聪明的家长都这么做

文章标签:嫌孩子“多嘴”?聪明的家长都这么做
2018年11月01日 1283

前几天和闺蜜打电话,期间她4岁的女儿一直在电话的那头叫「妈妈」。


「妈妈,我把积木搭起来了!」


「妈妈,你看看我这次和上次摆的不一样。」


「妈妈,你明明说好陪我搭积木,为什么打电话?」


闺蜜不胜其烦,大吼一声:「大人说话,小孩插什么嘴!」


打发走了女儿,闺蜜开始吐槽:


「不争气的孩子,见到人从来不知道主动打招呼,大人有事的时候又哇哇哇地叫个不停。真是该说的时候不说,不该说话的时候瞎说......」


身边像闺蜜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,抱怨孩子在不恰当的时候说话。


可是,到底什么是恰当的时候,什么是不恰当的时候呢?


衡量的标准不过是家长站在了大人的角度,不能心平气和地跟孩子沟通所产生的「代沟」。


对孩子来说,想说的时候就是最恰当的时候。


但是,家长呢,真的会「听」孩子说话吗?




2 不懂得用心倾听


会把孩子越推越远


心理学研究证明:如果在孩子有表达意愿的时候,父母没有倾听并关注孩子的想法,这种情感忽视会造成孩子的低自尊与自卑,没有归属感、安全感,甚至陷入抑郁。


在我的邻居身上就发生了最糟糕的情况。


邻居家13岁的男孩是个内向的孩子,学校里朋友不多,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总是回家和父母抱怨,而他的父母常常不耐烦。


一次,男孩因为想换同桌和父母大吵一架。


男孩觉得,同桌上课老是睡觉,影响他学习。


可父母觉得,同桌睡觉成绩还好,肯定是有好方法,应该多向人家学习,不能换。


最终,男孩离家出走三天。


找回来以后,和父母几乎再无交流。


半年后,男孩被诊断为抑郁症。


在孩子遇到问题,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的时候,也许不好听甚至很偏激。


我们做家长的,一定不能通过制止或者训斥来把孩子「推走」。


而是应该耐心倾听,接纳他的情绪,理解他的感受,让孩子体会到关爱和温情,然后再讲道理进行疏导。


对孩子而言,最好的安慰方式,就是倾听。


3 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声音


会让孩子越来越笨


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:把一条大鱼和一群小鱼放到一起,大鱼饿了就会捕食小鱼。


后来,科学家把大鱼用玻璃罩起来。


刚开始,大鱼还是会不停地去捕捉小鱼,只不过随着碰壁次数的增加,大鱼的捕食行为也越来越少,直至放弃捕捉。


后来,科学家把罩住大鱼的玻璃取走了,但是备受打击的大鱼再也没有捕捉的行为了,任凭小鱼在他身边游来游去,它都不会张嘴去捕食。


最后,大鱼被活活饿死了。


不少人说,大鱼好笨呀。


其实,真正导致大鱼饿死的不是笨,而是绝望,是一次一次碰壁后对自己的怀疑。


这种无力和无能感,最终害死了大鱼。


孩子身上也会发生类似现象,被称为「习惯性愚蠢 」


作为家长,如果长期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,强迫孩子闭嘴、听话、服从,不但扼杀了孩子的个性,也剥夺了孩子分析、思考、判断、选择的能力。


时间久了,就会变成一个满身耳朵,却没有脑袋的孩子。


太多的父母希望孩子能按照他们的希望,长成一个「好孩子」,却不知无形中也养出了一个「无能」的孩子。


4 平常心,正确处理孩子「多嘴」



孩子虽小,但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和自尊,有表达内心的感受、阐述自己看法的自由。作为家长,在对待孩子「多嘴」的时候应该讲究方式和方法,不要太过紧张,要有一颗平常心。


尊重,给孩子平等表达的机会



在成人世界里,尊重是:我虽然不同意你的想法,但我不会打断你把话说完。


在亲子关系中,尊重就是:给孩子平等表达的机会。


这一点上,霍思燕做得很好。


《妈妈是超人》中,有次霍思燕起晚了,在手忙脚乱地化妆。


这个时候儿子嗯哼在组装玩具车,并呼唤妈妈,「妈妈你看我做的」。


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,大部分妈妈都会无视孩子的声音,「等一会儿,妈妈忙着呢」


但是,霍思燕不是这样做的,一听到嗯哼的呼唤,就小跑着过去,边化妆边认真地和嗯哼讨论。「哇塞,这是两种开法的车吧,你是不是把它横过来也能开?」


聊了好一会儿,让孩子尽情表达后,霍思燕才回到镜子前继续化妆。


很多时候父母在忙,孩子却在不停地说话。


从大人的视角来看,我在忙孩子在玩,他叫我,属于打扰我;可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,我在做一项「工程」,需要爸爸妈妈的支持。


换个角度,是不是容易接受很多。


下次,当孩子和我们说话的时候,放下手机,离开电视,停下家务,认真听,用全神贯注的倾听来代替心不在焉。


不埋怨,理解孩子的失误




前段时间,我那叽叽喳喳活泼开朗的小外甥,忽然变得没精打采,甚至见人不愿意打招呼。


问了才知道,原来那天他和姐姐出门遇到一个白头发的邻居,外甥叫了奶奶,被姐姐大骂不懂事。


还有一次,看到一个头发不多的男士,他叫了爷爷,又被大骂。


从那之后,只要不认识的人,外甥再也不主动开口叫人。而且越来越不愿意说话,生怕说多了妈妈再骂他,可是不叫人妈妈也骂他,让他很苦恼。


孩子的世界里哪能懂得大人追求时尚的「奶奶灰」,还有尴尬的「地中海」脱发。


可是大人觉得孩子叫错丢人,大骂一顿,伤害的不止孩子的表达欲望,更多的是孩子的自信心。


后来,我告诉小外甥一个保证不出错的打招呼方式:见到陌生人先摆摆手,然后说你好。


过段时间再见小外甥,他又恢复了往日的开心活泼。


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出现说错话的情况,家长要做的应该是多包容一下孩子,帮助孩子分析原因、阐述现象,共同克服问题。


过多地打断和打扰孩子,甚至给孩子当头喝棒,也许短期看纠正了错误,却也让孩子失去「说」的兴趣。


支持,给孩子表达自己的信心




一档《中国好声音》让大众对李健有了新的认识,其实小时候的他也是个能为自己发声,「不听劝」的孩子。


李健从小一直学的是戏曲,初中时候,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爱上了吉他,自此便告诉父母,要和练了八年的戏曲拜拜。


那个时候流行音乐还是新生事物,但是李健的父母很开明,看他坚定,便花大价钱给他买了吉他。


从此,李健就开始学吉他,在比赛中夺冠,并被保送到清华大学。


再后来和校友卢庚戌组成「水木年华」,走上了音乐之路。


如果说,当初李健的父母禁止了孩子不同的声音,一味把他禁锢在戏曲的道路上,也许今天,我们就要失去一个优秀的音乐人了。




给孩子机会表达自己喜欢什么,想要什么,真的太重要了。


那些小时候不敢和父母说自己喜好的孩子,长大了也往往不敢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、想要的生活。


家长支持孩子表达不一样的声音,才能给孩子营造一种敢表达、敢选择的环境,也只有这样,才能锻炼他们的独立性、责任心和自信心。


英国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:「父母真正成功的爱,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,这种分离越早,你就越成功。」


支持孩子表达不一样的声音,就是这样的一个开始。

更多育儿知识,关注NYC湖州长兴早教中心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