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心资讯>生了二胎,我才悟出了这些事

生了二胎,我才悟出了这些事

文章标签:生了二胎,我才悟出了这些事
2019年02月13日 888

前两天带着兄妹俩出去玩,妹妹全程乖乖,哥哥调皮捣蛋。


朋友们不由得感慨:


“妹妹多乖啊!如果可以把妹妹的乖分一点给哥哥,那多好~”


我听了,微笑回答:


“其实,哥哥也有他的好。”


这句话,并不是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,相反,有些事情,我真是在有了不止一个孩子之后,才知道。



公开的秘密


哥哥的笨拙。


妹妹的乖巧。


早就是公开的“秘密”。


就拿这次出行来说吧,哥哥一会儿看看这边、一会儿望望那边,偶尔还会和大队伍走散了,害得大家不得不回过头找他。


而妹妹呢?则总是乖乖地待在旁边,一边一副萌萌哒的样子不说,还要时不时地叮嘱哥哥:


“乖乖的,不要乱跑哦!”


随便谁看到了,都能一眼明白他俩的相似与不同。


在相貌上,他俩有着兄弟姐妹之间天然类似的气质。


而在行为上,却一个像春风和煦的春天,一个像日晒过猛的夏天。


这种对比,在日常生活中,更是多见。


同样一件事,比如坐着。


哥哥的屁股,总像长了两对轮子,一会儿滑向前方、一会儿滑向后方,一会儿屁股把凳子翘起来,一会儿又“咚”一声将板凳放下!


妹妹的屁股,则像是定海神针。


一屁股坐在板凳上画画,妹妹轻易是不站起来的,时常地,需要我定时提醒,她才会不情愿地挪开屁股,再慢腾腾地站起来,走到别处去活动……


至于“听话”,这件中国父母普遍在乎的事。


两个人的表现,就更加有差别了!


对妹妹,“听话”是一个普遍的形容词。


就连妹妹自己都会自我形容:“妹妹听妈妈的话!”


而哥哥呢?


则走到了另一面。


每每的,家里总是传出大人的哀嚎:“哥哥,你听见我说什么了吗?”


但就是这样两个南辕北辙的灵魂,却教会了我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!


所谓灵魂,就是不同


我明白的这件事就是:


所谓灵魂,就是不同。


宗教把人最独特的地方,视作灵魂。


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,就是因为人有灵魂,而其他没有。


但迄今为止,“灵魂”的存在,并没有任何科学的验证,倒是科学研究显示,所谓的“灵魂”,很有可能倒是DNA的千变万化,令人与其他、人与人,有了微妙却显著的不同。


这一点,在手足之间,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
尽管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,但他们不仅性别不同,就连外在的表现、内在的兴趣、诠释事物的方式,都全然不同!


比如,哥哥是一只听觉小动物。


比之视觉,他更擅长从“听”当中获取信息,从婴儿期开始,他就可以长时间地凝听,边听、边想、边问,就是他的一种学习方式。


而妹妹,则不大一样。


相比于哥哥的“耳听八方”,妹妹则表现得“眼观四路”,她可以很快从一堆杂物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而那种在乱七八糟的画面中找目标物的游戏,妹妹也可以更快地完成。


他俩,一个是听觉动物,一个是视觉动物。


你无法说清这种差别是好是坏,但毫无疑问,他俩即便有着亲缘极近的基因,却也展现出了“上帝”的神作——生物多样性。


正因为对他俩的贴身观察,让我越来越相信,成长是一件“非标准”的事情。


这就是人们常说的,成长,不是一条流水线。


因为不同的基因、不同的灵魂,对应着不同的成长模式。


非标准小孩


曾有一次,一位朋友与我聊天,她非常担心孩子的学业表现。


孩子的成绩其实不差,位居中上等,但妈妈总觉得孩子不够“乖”,调皮捣蛋,令人伤透了心。


我问朋友:“你希望他表现成什么样呢?”


朋友想了想,回答:“就是乖一点嘛!不要总是我们叫他往东,他偏偏往西。”


我又问她:“你是不是希望他乖乖坐着、老实听话,叫吃饭吃饭、叫写作业写作业,课业表现得努力又认真,不一定拿第一名,但总之还行。”


朋友立马点点头:“对!”


我说:“那他的学习成绩,不是已经达到你的要求了吗?”


朋友一愣,笑了:“不就是不听话嘛!”


我也笑了:“你是既要求结果,又要求过程,不如以后按GMP(生产质量管理标准)定做一个娃好啦,标准化、流水线,绝不越轨,当然,也没啥惊喜。”


朋友更加哭笑不得。显然,我们的娃都不咋符合这套乖孩子的“GMP”标准。


可你觉得,人,能套上“GMP”吗?


接着,我跟她说了我家俩娃的故事。


一个大体是个乖孩子。


另一个则比较另类。


如果我按照约定俗成的“好孩子”标准去套自己的孩子,乖孩子不消说,但那个不符合标准的,怎么办呢?


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,不符合标准的不被接受,或被改造,或被抛弃。


可你,能抛弃自己的孩子吗?


显然,不能。


我们都期待好孩子、乖孩子,在我自己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,我致力于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,热衷于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,也免不了对看不惯的育儿方式指手画脚。


但当我的两个孩子并肩长大时,我发现没有一种育儿方式是“标准”的,因为你养育的人,是不“标准”的。


他们的基因组合,是不同的。


他们的性格特质,是不同的。


他们的学习方式,是不同的。


我们又怎能用同一的标准,去养育不同的人呢?


标准化社会


我的孩子,就展现了这种不同。


正是他俩的不同,让我不断思考,渐渐发现其实我们关于“好孩子”、“好学生”的标准化定义,并不是天然存在,而是来自一个标准化的社会。


工业革命的发生,出现了标准化的工厂、标准化的产品、标准化的操作,当然也要求标准化的工人。



现代教育制度的诞生,正是源于工厂需要大量符合标准的工人,能够识别统一的文字、看懂一致的规则,进行规范化的操作。


正是这样的需求,造就了标准化的甄选!


比如,父母们最关心的“智商”


——其实上,“智商测试”的诞生,就是因为工厂要以此甄选合格的工人!


1950年代,美国心理学家David Wechsle主持编制了“国际通用智力量表”。


其中,韦氏成人智力测验(WAIS-IV)就被多家企业引用,作为招聘员工的甄选手段。


同样,关于儿童的韦氏检测,为学校分流不同智商的儿童提供了标准依据。


看!“标准”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吧!


哪怕被人普遍认为始于先天的“智商”,其实被标准化测量的历史,也不过几十年。


而所谓“好学生”、“好孩子”的标准,谁又敢说,真的一成不变吗?


去标准社会


实际上,现代社会塑造了标准,也颠覆了标准。


从前,做一个好学生、上一个好学校、进一家好企业、成为了一个好员工,是一种标准化的好人生。


但今后,你怎知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好呢?


腾讯前副总裁吴军曾说过一个现象,一个顶尖名校的毕业生,如果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年薪30万的工作,那么已经是高于绝大多数同龄人了!


但是“30万的年薪虽然看上去不少,但扣除税和社保的费用,1/5就没有了;租房吃饭,恐怕又花掉1/5;交女朋友,两个出去玩玩,又去掉1/5;逢年过节孝敬下父母,自己再有点小爱好,可能又花掉10%。算下来,如果能攒四、五万,已经算是非常过日子啦!”


“就算他非常节省,一年能多攒点,不过是北京一般地区一平米的房子价格,而房价的上涨速度是超过工资的。因此,这位经过十六年寒窗苦读,从名校毕业,自视甚高的天之骄子,一辈子可能连一套房子都买不起。”


“这就是现实。”


一边,是标准化的好人生遭到挑战,另一边,却是另一种非标准的好人生。


2018年,Youtube公布最赚钱的“网红”,结果竟然是


——一个七岁小男孩


这个名为Ryan的小男孩,靠着拆箱玩具,吸引了1700万的订阅用户,全年收入超过2200万美金,约1亿五千万人民币!


而11岁的美国少年Flynn Mcgarry在洛杉矶开了一家由他主理的餐厅,这家餐厅经营至今,已经有十年时间。


Flynn Mcgarry的父母都不是厨艺高手,甚至在他小时候常吃外卖,但Flynn却从小就展现出对做饭的兴趣。


幸运的是,他的父母不但没有阻止,反而给他买了迷你厨房,并逐渐添置了真的厨具,成就了Flynn的厨师梦。


如今,Flynn Mcgarry靠着“做饭”这件许多人看不上的事情,名利双收。



我不是在告诉你,一个非标准的孩子,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。


但我想告诉你,一个成功的孩子,未必是一个标准的好孩子。


因为,世界的“标准”,在不断的进化。


这也是为什么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托德.罗斯在《平均的终结》中写道:


“没有人是符合标准的‘平均人’,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个性。”


“但家长、教育机构、企事业单位忽视了这一点。他们喜欢拿标准对比。可拿单一标准去评价多维系统,比如智力、身材、性格类型,本身就是耍流氓。”


“具体环境下会发生什么,什么方法更适合自己,才是我们该考虑的。”


考虑新标准


正因如此,当我直观的看到孩子与孩子的不同时,渐渐才明白,什么是为人父母最该考虑的事。


需要考虑个性。


它是基因千变万化的神奇组合,稍有不同,就会造就不同的思维方式、行为表达与先天气质。


学校与老师并没有义务为你的孩子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,了解孩子的个性,以及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,除了最亲近的父母双亲,舍你其谁。


需要考虑底限。


去标准不代表没标准,而是放开上限,保住底限。


身体健康、心理正常、有基础的学习能力,在此之上,可能无限多。

需要考虑环境。


盖茨与巴菲特都将他们成功的一大原因归结于“命好”,白人、男性、精英阶层、撞上了时代大运,就像巴菲特说的,“我中了子宫彩票”。


而盖茨的父亲反省道:“如果盖茨出生在非洲,他还会有这一番成就吗?”


为人父母能做的,不过是尽可能给孩子创造适合他的成长环境。


也许,你会说,那咱总不能移民出国吧!


那是条路,但尊重眼前、爱护当下、因材施教,可能是更好的路。


所以,当大家都感慨哥哥皮、妹妹乖的时候,我承认这是事实。


那又如何?


正是因为他俩,我明白人与人之间,如此相似,却又如此不同。


正是因为他俩,我明白孩子与孩子之间,有参考标准,但没有唯一标准。


正是因为他俩,我明白孩子各自不同,却都值得一样的接受与爱。


这就是我的新标准。


“具体环境下会发生什么,什么方法更适合自己,才是该考虑的。”


每一朵灵魂,都开出不一样的花朵。


每一颗禾苗,都会被露珠滋润。


只要它生机勃勃、迎向朝阳,就总会闪耀!

更多育儿知识,关注NYC湖州长兴早教中心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