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时候爸爸妈妈在讨论危险情况的时候就会吓孩子,其实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懂得有些东西是对他们有害的。如果爸爸妈妈能够教给他们更安全的处理问题的方式,孩子们也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和安全。那么,正确的做法有哪些呢?
1、给孩子定下规矩比警告和恐吓更有用
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约定好“无论去哪里,都要跟家里人说一声”,以这样的规矩来代替“不要和陌生人说话”、“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”、“不要跟陌生人走”这种警告。类似的规矩还可以有,“如果有人敲门,一定要大人去开门,孩子是不可以的”。
现在很多的家庭都有网购的习惯,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快递的敲门声会是最大的快乐。这个时候就要特别的强调,如果快递来了一定要让大人去开门。
2、利用游戏和活动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
平时爸爸妈妈可以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,比如说辨识车牌、道路、门牌、字母等信息。如果一旦不幸孩子发生了意外,如果孩子记住了这些内容,就能为爸爸妈妈提供有效的信息。
3、爸爸妈妈尽量不要把孩子的信息暴露在外面
爸爸妈妈尽量不要让孩子的名字出现在其他地方,比如说衣服的外边、午餐盒或者是背包上等别人能看见的地方。同时,还要记得告诉孩子,即使一个人能够喊出你的名字,但也并不意味着那个人就认识你。
爸爸妈妈还可以跟孩子进行一些演练,比如说在商场等人多的地方走散了要怎么办?爸爸妈妈可以提前跟孩子说好,如果走散了就要去事先说好的地点汇合,还可以寻求穿制服的人帮助。
告诉孩子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,如果你觉得某个人是不正常的,那么就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,即使这个可疑的人是认识的人或者是朋友。当然,不是所有陌生人都是坏人,有的陌生人会对你产生威胁,有的却能够成为紧要关头帮助你的人。
安全意识的灌输和培养必须是长期坚持的过程,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危机就会来临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孩子就会掉以轻心,一时的轻松可能换来的是永久的悔恨。
因此,家长一定要时刻向孩子灌输安全意识,教孩子熟知以下儿童十大宣言:
《英国儿童十大宣言》是全球首份由政府发布、内容最详实的儿童安全指南。孩子牢记这些,关键时刻可以保命。
< 上一篇:【育儿课堂】科学了解辅食
> 下一篇:孩子好动注意力差?这几个方法有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