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早教频道 > 早教热点 > 有父母陪伴睡觉的孩子,幸福感爆棚

有父母陪伴睡觉的孩子,幸福感爆棚

文章标签:NYC,纽约国际,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,NYC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
发布日期:2019-08-06

孩子幼年时期,是父母和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时期,错过了这个关键期,很难再让孩子和父母变得亲近。



所以,趁一切还来得及,停下来,让自己慢一点,多给孩子一点时间,哪怕每天就那么十几分钟,也请全身心地陪伴孩子。




孩子愿意跟谁睡,其实是依赖谁


早教



姚晨在参加朗读者的时候曾说过,她孩子一出生就由月嫂照顾,喂奶、哄娃、换衣服、换尿布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由月嫂来做。





那时候,两三个月大的儿子对月嫂的依赖比对她还高,很多时候,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只是个“喂奶的”。



由于年龄小,新生儿还不能准确区分谁是妈妈谁是奶奶,谁能把她照顾的好,让她感觉更舒服,她就会更跟谁亲。



所以,专家建议,宝宝在一岁前,妈妈应该多和宝宝做身体接触,让宝宝光着身子躺在妈妈的怀里,是为了宝宝能够尽快熟悉妈妈的体味和拥抱的感觉,以便将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。





如果错过了这段培养亲子关系的黄金期,孩子很难与父母毫无隔阂,哪怕是天天跟父母吃睡在一起,也无法完全依赖父母。



而建立信任的关键,就是高质量的陪伴。




婴儿对妈妈的依恋关系,会消失或转移


早教



19世纪,精神分析学家勒内施皮茨,跟踪拍摄过一群没有妈妈照顾的婴儿,为期一年,得出结论:



婴儿对妈妈的依恋关系是会消失或转移的,同时,错过的依恋关系是不可逆转的。



一群婴儿由妈妈照顾三个月后,由育婴园的护士照顾。



这些孩子普遍发生了变化,不是反应迟钝,就是情绪低落。





施皮茨认为,护士照顾婴儿是在履行职责,因此未能和婴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,这时候,依恋关系是消失的。



另一群婴儿,则在妈妈离开后,由家庭的其他养育者,比如爷爷奶奶照顾。



这些照顾者,对孩子充满爱,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。



那么,这些孩子会把对妈妈的依恋关系转移到养育者身上。





这个结论,和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一致的。



儿童心理学表示,婴儿人际交往关系发展的顺序是:



亲子关系 — 玩伴关系 — 群体关系



1岁前,是亲子关系发展的关键期。



这个阶段,妈妈通过身体接触,情感交流,对孩子的及时回应来建立依恋关系。



如果,妈妈的角色被其他养育者代替,孩子的情感依恋自然全盘转移到其他养育者身上。



1岁以后,孩子开始建立玩伴关系。





就算孩子对亲子关系还有渴求,但因为1岁前妈妈爱意的缺失,1岁以后母子母女发展的关系也只能是玩伴关系,很难弥补回亲子关系。



其实,孩子最愿意亲近的人,是和自己连接了依恋关系的照顾者。




陪伴入睡的过程,是母子间交流情感的最佳时机



在《妈妈是超人2》中,包文婧在节目开始前,就说自己从没有照顾过饺子,包括做饭、洗澡、换尿布、陪孩子睡觉。



在她单独陪伴孩子的第一天晚上,她使尽各种方式:好好哄、摔东西、扔娃娃…最终情绪爆发之后,饺子仍不想睡觉,到最后,母女二人一起崩溃大哭。





因为一直是姥姥带孩子,所以在2岁的饺子心里,姥姥是最亲密的人,妈妈却是那个可有可无的人。



孩子跟妈妈,在身体和心灵上有着天然的联系。当孩子还在腹中时,他跟妈妈是一体的,子宫里那种黑暗温暖、羊水环绕的环境,让孩子感到无比的安全。



孩子出生后,脱离了母体子宫环境,这时候孩子的安全感就需要通过妈妈的爱抚、拥抱、肌肤接触来重新获得,陪睡就是不可缺少的重塑安全感的时机。





同时,陪伴孩子入睡的过程,也是母子间交流情感的最佳时机。即使孩子还不会说话,但是却能够咿咿呀呀地回应妈妈,这说明孩子内心愉悦,有很强的安全感。



这种安全感,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非常关键,带着安全感长大的孩子,心中有底气,因而更加自信从容,也能更好地融入以后的社会生活中!




为什么分开没多久,孩子就不认我了?



“我和孩子只不过是分开一个月,为什么就不愿意和我一起睡?”



因为孩子对时间的概念跟我们不一样。



演员胡可曾说过一件事:因为工作需要,她经常外出拍戏,有一次,她利用休息间隙赶回家看孩子,到家的时候已经半夜了。第二天早晨醒来,胡可忍不住逗安吉说,看谁回来了?安吉揉了揉眼睛,瘪着小嘴说:



你都走了那么多年了,我还能记得你啊?





孩子直到三岁才能形成客体稳定性与情感稳定性。只有在形成这个两个概念后,孩子才能承受与父母的长时间分离,否则孩子会将短暂的分离视为永远的被抛弃。



而这里的长时间,指的是两个星期以上的时间。



武志红的《为何家会伤人》说过:



“如果在3岁前,妈妈和孩子分离超过两周,孩子的被抛弃创伤将是不可逆转的。孩子越小,心理就越脆弱,受到的伤害就越难以弥补。”



我们以为人生还长,分别短暂总有弥补时。实际上,我们错过的,不仅是孩子的童年,而是他们的成长。





孩子的成长不可逆。



童年受过的伤,将成为孩子一生的疤,往往需要花费难以想象的代价才能弥补过来,有的甚至一生都无法弥补。





龙应台说:“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期限的,然而,食物过期可以再买,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。”



孩子是投奔父母而来,而不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。



为人父母,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保障自己能亲自养育孩子。





当然,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压力,请长辈协助养育也是普遍现象。



但一定要尽力做到,孩子和长辈亲,也和父母亲,更愿意和父母睡。



爸爸和妈妈,是世界上最有爱的称呼,也是最应该承担责任的称谓。



当孩子深情呼唤你时,至少把入睡时光留给孩子。



在孩子一岁前,尽可能多的陪孩子睡,温柔的把他拥入怀。





为他哼唱歌谣,陪着他咿咿呀呀,在他夜醒时及时给予回应。



如果实在做不到,那么至少,赶在孩子睡前回家,花几分钟做到两点:



多做亲密动作:甜甜的吻,暖暖的拥抱,充满爱意的抚摸......



多说甜蜜话:我最独一无二的宝贝,晚安......



对孩子来说,兴奋或疲惫的一天结束,在睡前带着父母深沉的爱意进入梦乡,月光下,妈妈温暖的怀抱,会是孩子一生甜蜜的记忆。



在家庭关系中,孩子的感受是非常明显直接的,千万不要小瞧和孩子的相处时光,孩子有了父母的陪伴,你会发现他们拥有不一样的快乐容颜。


想了解更多,请关注NYC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

男孩 女孩
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