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早教频道 > 早教热点 > 为何对孩子来说,这句话“杀伤力”这么大?

为何对孩子来说,这句话“杀伤力”这么大?

文章标签:NYC早教,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,纽约国际
发布日期:2019-09-30

面对孩子的哭闹,一些缺乏耐心的家长会脱口而出,“再哭,我就不要你了!”,殊不知这样“抛弃”的话语,会对孩子内心造成非常大的伤害,用“生气”来让孩子听话,表面上看用“生气”的方法确实能镇住孩子一时,可是父母常常用情绪控制孩子,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。孩子年龄小,看到父母生气会以为父母不爱自己了,长此以往,容易形成消极的性格,自卑、忧郁、因缺乏安全感而害怕与人相处。

早教

在这种心理作用下,逐渐形成讨好型人格,自我价值低。为了不惹别人生气总是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,内心充满矛盾。


另一方面,孩子也爱学着父母生气,硬碰硬,生闷气不理你,到时候就更拿他没办法。生气不应该成为管教孩子的理由,曾经有家长讲了一段教育孩子的经历:对调皮的儿子发了一顿脾气,气头过去后,她问孩子:“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?”儿子一脸茫然看着她说:“我惹妈妈生气了,下次不会了。”


这位家长才意识到,原来自己生气、发脾气并没有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本身,只会让孩子恐惧、伤心,自己事后也感到后悔。


其实,孩子做错事,或是调皮捣蛋,作为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是为什么那样的行为不对,应该怎么做,而不是随着自己的性子来,用情绪压制孩子,用自己生气让孩子屈服。


孩子不明白对错,还会不断试探家长的底线,一次次在犯错的边缘试探,更是给以后的教育增添了麻烦。


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家长不应该只求达到目的,方式方法更为重要,需要对孩子多一点耐心、宽容和信任。


很多家长在谈起教育理论的时候,都能侃侃而谈,说的头头是道。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是判若两人,一边说自己不会对孩子动粗,一边就挥着手迎向孩子屁股。不是不知道,而是很难做到。


温和也可以很有力量  


有些家长吐露心声:“我也不想发火啊,可是不这样做管不住他呀。”


可是什么时候开始,教育孩子只能靠父母发脾气才起作用呢?


有理不在声高。


父母总是企图以高压态度、大喊大叫让孩子听话,是不是一种欠缺教育方法的不自信表现呢?


其实,温和的态度也可以有力量,而且这种力量比父母生气,大喊,愤怒,暴躁,强逼,威胁,恐吓等方式还要强大。


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“南风效应”:


南风与北风比威力,他们约定,看谁能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。


北风吹出巨大的刺骨寒风,行人却因寒冷把衣服越裹越紧;


南风出马了,它徐徐的吹,温暖的吹,直到风和日丽,行人感到热都脱掉大衣。南风胜利了。
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温暖胜于严寒。


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是如此,应注重顺应孩子的内在需要,启发孩子自我反省,从而让孩子达到行为上的自觉。


“寒冷”的“生气教育”,只会让孩子把内心封闭地更紧。


父母想让孩子听话,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,少走弯路,可是逼迫孩子听话,却是对孩子伤害最深的一种教育方式。


作为父母,不逼迫孩子听话,是我们必须做好的功课。


首先,放下父母的权威尊重孩子


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想做好父母,让孩子在爱中成长,可总有一些时候,我们忘记了自己最初的心态,而变成与孩子针锋相对的那个人。


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,一定要放下家长的权威,站在孩子的角度,试着去理解孩子,并和孩子进行沟通。


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后,再做出决断。


其次,鼓励和支持孩子的想法


“再不听话,我就不要你了”,这句话对孩子的伤害太大了,是一种道德绑架,它残忍地压制着孩子的想法,让孩子有想法不能表达,不敢表达。


只要父母鼓励和支持孩子的想法,他们才敢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,变得有主见。


我们可以用引导的话术询问孩子:


“能给妈妈说说你的想法吗?爸妈是这样想的,你觉得呢?”


用舒缓的语气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,教孩子学会表达,给孩子这是一种交流,无关对错的感觉。


最后,发现孩子的优点,接纳孩子的缺点。


很多家长总羡慕那个别人家的孩子,不惜逼迫孩子也成为那个最聪明、最优秀的人,可无论怎样努力,孩子依然会有自己的缺点。


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的优点,接纳孩子的缺点。


在点滴生活中,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,并毫不吝啬地对孩子进行夸赞,面对孩子的缺点,我们要给他们时间,让孩子慢慢优化自己,而非拔苗助长。


孩子就像一朵花,拥有自己的花期,花期到了,自然会绽放。


在养育的路上,放过那个孩子,做一个不逼迫孩子听话的父母。


给孩子多一些拥抱,少一些威胁;多一些爱护,少一些逼迫,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:父母始终是爱你的。


想了解更多,请关注NYC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

男孩 女孩
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