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心资讯>【NYC育儿分享】:在陪孩子玩游戏时,常见的「误区」是什么?应该怎么避免?

【NYC育儿分享】:在陪孩子玩游戏时,常见的「误区」是什么?应该怎么避免?

文章标签:NYC纽约国际佛山中海环宇城、萌芽研究所BUD、早教知识
2017年07月27日 1667

游戏也会有误区?

是的。

我们基于自己的经验,对游戏玩法存在一些「想当然」的误解,这些误解会导致我们在给孩子引入游戏的过程中,走了偏差的路子,也会不自觉地「疏忽」或者「忘记」了对孩子更有创造性影响、更符合孩子生长发育的、真正有价值的「游戏」

下文会对常见的四个误区一一进行阐述,为了方便大家理解,我加入了一些「案例」作为补充,这些案例是我专门从一家香港Top5的国际学校里采访的资料,为保护隐私,此处隐去学校的名称。


误区一:游戏是孩子的事情,只要在玩就是在做游戏

我们可能会有错觉,认为儿童游戏无处不在,比如婴儿和母亲之间的躲猫猫游戏、幼儿期的象征性假想游戏、童年后有组织的游戏、体育活动、科技游戏,甚至是成人长大后的FIFA比赛等都是游戏。

其实并不是「无处不在」。

研究学者指出:
我们组织的体育活动和比赛更多的是强调规则、输赢和专业技能的提升;
我们发起的小组游戏、手指游戏和故事表演更多的是让孩子在成人的规则里「接受式的学习」;
我们和孩子一起开展的唱字母歌、拼字游戏、加法口诀比赛等记忆类活动是孩子的「培训和工作」,我们是将这些目的性很强的培训工作用「假装成游戏」的办法提供给孩子;
我们带孩子去非常受欢迎的主题乐园、商场及传统付费游乐场所等,这些场所提供给孩子的更多的是「被娱乐化」,只要孩子开心、快乐和轻松就好。

这些大多离我们希望带给孩子的「游戏」的定义和本质相距甚远。(Chrisie, 2001; Bergen, 2002; Reifel, 2008)

有意义的游戏一定是让孩子在游戏中有最大程度的选择权、能够自由地互动和做出自己的选择,并且不需要顾虑成人的意见和指导。孩子可以选择游戏进行的时间、方式、内容及玩伴,是一种「持续发现和开拓创意」的过程。(Bergen, 2002)


当然,这里并不是说,前面我们列举的各种活动是毫无意义的,它们也能发展孩子不同方面的能力。但只有当我们清楚游戏的定义和最核心的本质,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某种内在潜力时,才可以更有自信地提供「适宜」的活动来帮助孩子进步和突破。


误区二:孩子游戏时不应有太多出格行为,他们应该遵守游戏的规则


我们经常会发现,孩子在游戏中大多数的行为表现都会让我们很诧异。我也见过很多次我家孩子们弄脏了自己衣服,抹花了家里的墙壁,把饭粒和水果和蔬菜混合在牛奶里烹饪起他们的「魔法汤」……


孩子们似乎天然不会去考虑后果,越天然可塑性高的玩具器材,对于孩子来说,则更加没有限制。而这些看似出格的行为,往往会让父母们大动干戈,看着孩子把家里弄得那么脏,忍不住「出手干预」的父母应该不在少数吧?

游戏规则也难逃窠臼。我们发现有太多的父母希望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到孩子的游戏中,白雪公主一定得遇到七个小矮人,魔镜的咒语一定得是「魔镜魔镜告诉我~」这些我们在游戏中给孩子设定的内容、故事情节和导向,其实已经让我们和孩子的「游戏」,变成了一个「表演」,只是我们自己并不自知。

当我们在游戏中加入了越多的限制,越多的成人的指导性内容后,孩子的自发性游戏便会逐步消失,带来的是孩子内驱力的消失,比如推动力、紧张和快乐、自由自在的创造性的表达。(Frost et al., 2015)

<img src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v2-592fbba2787b36407a34c7c580017418_b.png" data-rawwidth="560" data-rawheight="481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560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1.zhimg.com/v2-592fbba2787b36407a34c7c580017418_r.png">
图片来源:Pinterest

误区三:孩子需要在游戏中不断进阶,游戏是孩子的工作


当我们认为「游戏是孩子的工作」的时候,我们从一开始的出发点就错了。


很多时候作为游戏的组织者(不管父母还是老师),需要为游戏做计划和准备,但游戏作为一项任务,成功的关键在于「准备的过程」,而不是「任务本身」(Mitchell,2004)

以绘画作品为例,有时孩子最后呈现的作品,从某种意义上讲,「失败」了,比如乌漆麻黑的作品,撕碎的画纸,丢弃在垃圾桶的材料,但实际上这看似「失败的作品」,一样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额外的增值创造性的解决方法,以及更多的拓展性学习机会。

请不要把游戏当成是孩子的工作。与工作追求结果、效率、可应用性相区别的是,即使不同游戏采用的玩具、材料可能各不相同,它们都有一个共性——即游戏的中心内容没有任何限制(Mitchell,2004)。比如在水和颜料中玩耍的孩子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虑,是否能做出“有用的”作品,这个玩具是天然的可塑的。

在没有限制的环境里,孩子可以更自由,结果更开放,更能灵活地进行过程之中的修正,更具活力,更少受规则的束缚,更具创造性。当儿童可以准备和创造「自己的游戏的时候,这些游戏就能激发孩子内在的、积极的社会化行为和创造性。


误区四:孩子只需要享受游戏的过程即可,剩下的我来处理


我们肯定尝试过,让孩子正襟危坐地等待,我们将孩子需要的一切游戏材料都摆放在孩子面前,然后随时候命在旁,等孩子有需求的时候,给他们递纸巾、抹桌子、洗手和抹身子。

但实际上,孩子从一开始,需要的是:准备。

我们不需要以成人的视角去给孩子的创造设下固定的时间,孩子的整个参与游戏的过程,从准备、探索并使用提供的材料,到开始进行创造,甚至到最后的打扫,都是孩子的游戏时间。


如果我们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,则会让游戏变得匆忙、仓促、最后反而把游戏最具备创意性的部分丢失了。(Mitchell,2004)
<img src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v2-831f846acf58d2bfb16e3c311c0e5805_b.png" data-rawwidth="529" data-rawheight="289" class="origin_image zh-lightbox-thumb" width="529" data-original="https://pic2.zhimg.com/v2-831f846acf58d2bfb16e3c311c0e5805_r.png">
图片来源:Pintere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