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心资讯>养个孩子至于吗?

养个孩子至于吗?

文章标签:养个孩子至于吗?
2017年07月19日 2103

想起很久以前偶遇的一位妈妈。


曾经我每天要坐很长时间的公交车上班,路上的消遣之一就是听附近乘客打电话,看这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有着什么样的心事。


某晚回家路上,一位打扮雅致的轻熟女士在前排跟朋友打电话聊孩子的事情,跟讲相声似的,特别逗,声音又脆,我忍不住凝神细听,到现在还记得买奶粉那段。


养个孩子至于吗


她说,自己没母乳,一直找人给自己带奶粉,开始找朋友从英国带吧,她妈听说了要她不要买英国奶粉,怕有疯牛病,她想想也是,改找日本朋友从日本带。结果没喝多久,日本传出核泄漏事故,她怕核辐射,改找瑞典朋友从瑞典带,心想瑞典这种国家奶粉总不会出事故吧,喝了一段时间,奶粉倒是没事,那位瑞典朋友移民了,不能带了,又换了香港朋友代购,然后香港限购了……


为了孩子一份口粮,买遍全世界,哎唷那个累啊。嘴里说着累,却是笑着说的,言语中满是对自己这份辛苦的嘉许。


当时还没孩子的我听得惊恐不已。


要是小孩光一个口粮就如此折腾,其它方面那还了得!还是别生了吧。


等他已经来到人世超过三个年头,我方才发现,曾经以为育儿路一路上的麻烦只关乎消费选择和家务劳动,其它事情自然而然到时间都会解决的想法是何等的幼稚可笑!真的,买买买实在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了,基本上稍加学习或请人就能轻松解决选择困难了。


哺乳如果有困难,请找专业人士帮忙,不要让家人瞎指挥。医院会有母乳指导教你如何饮食起居,乳腺堵塞可以找通乳师。实在不行上奶粉。


买奶粉有什么难?学习一下奶粉的常识,根据产地和成分筛选了几个牌子,一个个试。开始买了A牌子,孩子不爱吃,换B牌子,吃了,over。固定下来了。


做辅食有什么难?下了个菜谱app,买了料理棒、研磨碗等工具,跟着菜谱一步步做,轻轻松松就能做出好吃又好看的辅食。


家务分工有什么难?有钱找保姆,没钱自己家人定好各人工作范围,有问题及时沟通,不能沟通就送走,不能送走就谈判,没有资本谈判就只能多劳碌了。


咬胶、水杯之类消费品,在小区里问问大孩子的妈妈买什么好就可以了,不要花冤枉钱。只要是正规出售的商品,真的没有多大区别(特别特别贵的除外)。


说真的,育儿论坛上吵得最凶的那些话题,都是掌握了方法技巧就能解决的问题,真正需要努力去做的,在我来说,是放弃自己对孩子不自觉的焦虑和不合理的期待。


孩子到底是个什么?


育儿书爱说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,长成什么样全靠父母培养。我觉得这话不对。就算他们还不会任何技能,他们也不是白纸。孩子们生来就有自己的个性,只是到了一定年龄才开始显露。


你如果经常观察在一起玩耍的两三岁左右的孩子,很容易发现,哪怕不说话,孩子的行为模式已经开始有显著区别了。有的内向,有的外向,有的攻击性强,有的害怕冲突。有的总是在跟着人学,有的压根不理人,自顾自玩。有的无条件相信所有人,有的已经会察言观色,能分辨出你是不是在骗他。


白纸理论带来的后果是,父母很自然认为,自己能决定孩子的一切,所以应该给孩子最好的一切。这导致了父母对孩子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,和无视孩子本来个性的强迫倾向,也会让自己无谓浪费过多精力金钱。


比如开头说的买奶粉的妈妈——难道不这么累,孩子就会饿着或营养不良?一个玩具,一个奶嘴儿,选错了孩子就会智力下降?显然不可能的。


正是因为“如果我选错了,将来一切不好的后果我都该承担后果”的恐惧,让新手父母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,在孩子的衣食住行上投入过多不必要的资源。


亲爱的新手,你没有那么重要。


相信孩子不是一张白纸,他对自己身边的食物用品会有自己的喜好和倾向。不好吃,他会吐出来;不好用,他会扔开;不舒服,他会大声啼哭。高兴了,喜欢了,他会甜甜笑。


不要焦虑这些孩子自己能分辨的东西,把选择的权力还给他,买错了,换掉就行了。


但是你在某些方面比你想象的更重要。


那就是以身作则,做一个懂边界、勤奋、善良的人。虽然他有个性,但如何做事、接人待物,他会本能地模仿父母。你做得好,他也能学得好。


更重要的是,及时发现并纠正他的错误倾向。比如我的孩子两岁多不会说话,我去寻求了语言发育方面的指导,花了几个月时间,终于让他开始说话。有段时间他爱咬人、打人,我还在想办法纠正……但还没完全杜绝。


纠正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,比如家人说“有什么了不起”或者“打一顿就好了”,我得学会充耳不闻。


难点在于:区分“错误倾向”和“没有达到自己期望”。这是两码事,也没有什么现成的量表可以告诉你,你对它不满意的地方,到底仅仅是个体发育问题,是确实需要干预的错误,还是自己期望过高。


就我自己的体验,专家的指导不能不听,自己也要仔细观察和思考,平时和有同龄孩子的朋友多探讨,综合考虑。


也许我会出错,但我本来也不可能完全、一直正确。孩子也是,他也会犯错、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。把握父母控制力的边界,是我的长期课程。


最终他会迫不及待地离开我,去追寻他的辽阔之地。


我的一切努力,都是为了让他能跑得又轻又快,又远。


更多育儿知识,关注NYC纽约国际早教中心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