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心资讯>【NYC育儿分享】孩子犯错?用6个技巧代替惩罚!
小孩子没有不犯错的,如何惩罚才有效果,这才是家长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有时候,我们的父母会忍不住靠“惩罚”来建立自己和孩子的界限,但无论是父母这一代小时候经常品尝的“竹笋炒肉丝”,还是现在所谓的不打不骂“爱的教育”,重要的是,父母必须要让孩子感受到管教背后是“爱”,而非冷漠、孤立、报复,或是以“爱”为名但出发点却是逞大人一己之私欲的假爱。
一种没有爱的管教、惩罚,会让孩子感到仇恨、抗拒、罪恶感、自怜,甚至觉得自己毫无价值,形成错误的自我认知。而用爱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,孩子才能感受到规则是爱的一部分,才能明白这一份珍贵的亲子关系。不如,爸爸妈妈们参考参考以下的方式,或许可以改变一下对孩子这样“惩罚”的方式。
代替惩罚的六个技巧及案例参考:
1、把孩子对“问题”行为的注意力,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。
正例:“宝贝,你来帮我挑三个最红的苹果吧!”
2、明确表达不同意的立场,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。
正例:“我不喜欢你这样的行为,小孩在过道乱跑会干扰别人购物!”
3、对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,并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。
正例:“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玩具,下次能让它和你一起回家!它被你丢在家外面,它会很难过的。”
4、提供给孩子合理的、且能接受的选择,给他被尊重感,而非被强迫感。
正例:“你是愿意现在洗澡、一会儿听我给你讲两个故事呢,还是现在看电视,洗澡后不听故事直接睡觉呢?你自己来做决定。”
5、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。
正例:“你看书本都湿了,变得不整洁了,以后喝完水杯盖记得盖好免得再发生今天这样的事情。”
6、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。
正例:“桌子上还有很多吃饭洒的汤和油,把小汽车都弄脏了,你要负责把它们洗干净!”
再次提醒,当我们发生冲突时,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,而是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,寻找一种方法,让我们的个人需求都得到尊重,哪怕只是孩子。
更多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,让他们明白背后的爱。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孩子心中优秀的爸妈。
(以上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!)
想了解更多,请联系NYC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