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,我们常常埋怨孩子各种问题:脾气不好、爱粘人、行动拖拉等,可是却忽略了问题孩子根本不是天生的,他们的背后往往站着问题家长。 以下是一组来自CureJoy的英文漫画,说的正是家长的一些不良教育方式。
1.如果孩子总是故意打扰你,可能是因为你和他的身体亲密度不够,他渴望和你接触。
孩子这样做并不是成心跟你过不去,而是在清楚地向你发出信号:“爸爸/妈妈,我需要更多跟你在一起的时间!”爸爸/妈妈对孩子陪伴时间和质量的缺乏,才会导致孩子安全感不足。他是借机向爸爸/妈妈表示爱,同时也是在要求爸爸/妈妈对自己证实他们的爱。记住,“推开”孩子的前提一定是先满足孩子。
2.如果孩子撒谎,可能是因为你曾过度指责他的错误。
不要对孩子犯的错予以过度的处罚,如果你总是揪着他的错误不放,估计孩子在外边真的犯了错误,回来就会缄默不语了。从亲子关系的模式来看,孩子犯错被骂的越厉害,之后说谎的概率 越高。为什么?撒谎的目的是趋利避害,假如孩子之前有过被父母严厉指责的经历,那么他会害怕,因承受不住压力说谎就成为必然。因此,父母先尝试理解孩子,接纳他的行为,当然接纳并不代表认同,错误的事实不会变。可以跟孩子好好交流,督促他改变犯下错误的一些不好习惯。让孩子觉得,父母是可以接纳错误的,自己没必要撒谎。
3.如果你家孩子缺乏自信,可能是因为你给他的建议比鼓励多。
每个人都需要认同感,从我们小的时候开始就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,拍拍头或者奖励一个大拇指,是多么好的奖励啊!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不足,有些妈妈对孩子要求很高,希望尽善尽美,最后让孩子经受不住挫折,还打击了信心。
对于孩子来说,成功体验会成为他继续尝试事物的动力之一。平时,强调孩子的优势,鼓励孩子勇于尝试,获得成功体验越多的孩子就越自信。
4.如果孩子不敢坚持自己的意愿,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就被当众训斥。即使是在兄弟姐妹或亲友面前,父母们也别这样做。
当众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好事,不但亲子矛盾公开激化,而且让其他人侧目、围观,造成尴尬,更重要引起孩子自卑,胆小, 不敢与人相处等。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外面、无论孩子年龄大小,家长都应该给孩子时间,倾听孩子的想法。
5.如果父母啥都给孩子买,但他还是去拿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,可能是因为你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。
你给孩子买了一堆东西,都不及他很早之前自己挑选的其中一个。为什么?因为这才是他喜欢的。很多时候,我们总是自作主张的给与孩子一切我们所认为好的,并且信誓旦旦:“这是为你好。”就这样,在爱的光环下,孩子犹如父母的木偶,选择权被无情地剥夺了。爱和自由并不冲突,多点选择给孩子吧。
6.如果你家孩子比较懦弱,可能是因为你总是及时帮他。爸爸妈妈们,咱们无需为孩子扫除人生道路上的所有挡路虎。
没有遭遇失败的人生既是不存在的,也是不完整的。家长们如果过分地包办孩子的事情,那么孩子永远顺风顺水,不会感受失败的滋味。孩子将来总要适应社会,我们要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,并且要充分地相信孩子,即使他们做得并不好,也要让孩子从小明白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。
(以上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想了解更多,请关注NYC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