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心资讯>宝宝在病假之后,出现“分离焦虑”,怎么都不听劝……

宝宝在病假之后,出现“分离焦虑”,怎么都不听劝……

文章标签:宝宝在病假之后;出现“分离焦虑”;怎么都不听劝……
2019年05月06日 1019

A:宝贝43个月,去年九月上的幼儿园,刚开始有点不适应,后来好了。


但自从上个月生病,在家休息了十天后,现在去上学,早上就会很抗拒,等我走了以后就好了。但每天早上进了幼儿园就想哭,说想妈妈陪着一起上学……


我跟他说:妈妈要上班,你要上学,希望你能勇敢,妈妈放学就来接你,你如果想哭就哭一会儿,哭过后希望你能坚强。我会抱抱他,但是依然改变不了他的态度,每次非要等我走了以后才会好……


问了老师,老师说他在幼儿园时情绪很好、很开心……我就找不出原因为什么每天早上不想去,我该怎么做?他为什么会这样?

B:孩子生病在家里休息了十天,一定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,心理上也会有些“退行”。


“退行”是指:当面临冲突、紧张,特别是挫折的时候,以比较幼稚的行为惹人注意或博人同情,从而降低自己的焦虑。


俗话说就是撒娇,希望在温暖的家里和妈妈的怀抱里不出来,因为一旦回到学校,就要像一开始适应学校那样,被动的、有些无奈地接受,然后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和能量去符合老师的要求、学校的规则,在言行上控制自己。


当然,一旦妈妈真的走了,就会直面幼儿园的乐趣和正常生活了。


所以,正因为妈妈说的道理孩子都懂(妈妈上班,我要回到学校),才会有冲突。


显然,已知的道理再重复也作用不大,孩子更需要我们能理解他面临的这种“内心冲突”,不强求他马上改变“态度”,不要求孩子在分离之前就马上收干眼泪高高兴兴挥手再见。


允许孩子头两天这样“退行”一下,但父母的表情、状态要尽量轻松、平静,像一个容器一样把孩子的情绪收进来,放下,不必“打鸡血”似的说你要“勇敢”,因为“你要勇敢”听上去感觉是一种“要求或驱使”,勇敢也不是说说就能勇敢起来的。


而且,这句话也暗示了孩子现在正处在“脆弱”中,“你要勇敢”的意思是“你现在不可以这样脆弱”。


可以轻轻抱一抱,亲一口,开心地说:“我晚上去接你,给你带什么好吃的呢?酸奶?还是苹果?”


或者告诉孩子:“听说今天老师会带你们去户外玩小火车哦!”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他感兴趣的具体信息上。


哪怕这样说了,孩子还是会哼哼唧唧,但孩子的“理智”部分已经被“启动”了。孩子需要具体的、形象的信息,来启动他的理智大脑,避免一直陷在情绪大脑里。


有时候孩子之所以“不听劝”

是因为,在孩子看来:


1

你的话“不大好听”


说教、驱使;否定、压抑;讨好、利诱;命令、威胁……孩子听了不舒服,听了感受不仅没有变好,有些反而更糟。


这些话起到的效果,就是让孩子“关起了耳朵”,很多时候你越试图让孩子放弃他的感受,他越是抓着他的感受不放。


2

你也“没听到


没有听到孩子真正的感受,只关注孩子表面的行为。虽然我们在试图安慰孩子,也在倾听,但孩子感觉是“我们没有听到”。


就像我们在两个世界对话,我们在“自己和道理的世界”说话,孩子在“孩子的角度”说话。这也许就是为什么,有些家长会感到孩子“很固执”,很难被安抚。


其实,不是因为孩子“执拗”,而是他觉得没有人理解他,他就越要为自己的感受“代言”。

情绪和态度,

需要放在一个“容器”里,

而不是消失了。


父母如何做孩子的“情绪容器”呢?


1

反馈孩子的愿望和情绪


我们与孩子“共情”的时候,会说“妈妈知道、妈妈明白、妈妈理解你……”或者“恩,你很生气、伤心、委屈、失望……但是……!”


有时仅仅这样的简单地说“我知道、我明白、我理解”或者说出情绪词汇就可以了;


但更多时候,仅仅这样说,孩子感受不到“共情”,只会感受到:你这么说,只是为了后面的“但是”!我们也会感觉这样共情干巴巴的,除此之外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,不知道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……


如何才能“走心”地共情呢?


2

走心,但适当地共情

第一个重点:描述细节。


用白描的方式,描述你看到、听到的事实,有画面感的描述。比如:


  • ——你刚拿到手里,没玩多久,就被拿走了。


  • ——姐姐皱着眉头要拿,妈妈还掰开你的手……


(适用于发生了具体事情时的共情,对于仅仅是不去上学的这个愿望,不需要具体描述细节,可以抱着孩子说:“嗯,你可以这样想。”)


第二个重点是:适当。


尽可能客观,采用中性词汇,尽量不带特别明显的、容易引起情绪的、或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汇。比如,如果妈妈这样描述细节:


  • ——你还没玩够,一点也不过瘾呢,就要强迫被收回。


  • ——姐姐也很生气啊,她急死了,尖叫着要去抢了,妈妈没办法只能硬抢下来啊……


大家可以体会一下,孩子如果听到这样的细节,感受会怎么样?


是的,孩子很有可能情绪感应更强烈,感受可能更糟糕,甚至会抓住你的词语开始闹:“没玩够!没玩够!不过瘾!不过瘾!”,“强迫”“急死了”“尖叫着抢”“硬抢”这些词都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更加强烈的情绪。


虽然事实可能是那样的,但当孩子本来就深陷在自己的负面感受里出不来时,我们需要用“相对客观、中性”的词表达出同样的意思,这样才有助于给孩子的情绪“做按摩”,而不是“火上浇油”。


这样做,也是在给孩子提供机会,从客观的角度回看整件事。

更多如安抚孩子的情绪,如何倾听孩子、与孩子共情,及鼓励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,敬请关注 纽约国际《父母课堂》。


《父母课堂》历时四年研发实践,专为中国0-5岁儿童家庭定制,通过理论+交流+演练+实践的形式,系统学习儿童成长规律、提升育儿技巧,帮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,每一个家庭自信育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