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心资讯>NYC宜宾早教中心:爱哭闹的孩子,才不是无理取闹

NYC宜宾早教中心:爱哭闹的孩子,才不是无理取闹

文章标签:早教 宜宾 NYC
2021年04月22日 1041
图片


曾经红遍大江南北、身材颜值都绝美的霸屏广告女神居然在沉寂20年后,登上了“热搜榜”,但这一次引发热议的不是她的“重出江湖”,而是引发无数人共鸣的“爸妈的回避型沟通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”。


图片


18岁时,倪虹洁机缘巧合地拍了内衣广告,而父母是从电视上得知的。


那天,大家吃着饭聊着天,电视突然跳转到她的内衣广告,一时间所有人竟瞬间冷冻一般,直到广告结束


父母并不认可也不支持她做这事,但至始至终却只字不提。


父母的“回避式沟通”,让她很受挫,一度怀疑自己出了问题,甚至没自信当众表达自己。


倪虹洁表面上大大咧咧,再提往事却没忍住眼泪,表示很长一段时间都很自卑。


可能你会觉得,倪虹洁爸妈的“回避式沟通”和我们并没啥关系,我们才不是那样的爸妈。


事实上“回避式沟通”在我们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中是非常普遍的。“只字不提”只是回避式沟通中的极端典型,更多的“回避式沟通”存在的方式就是“我们不去感受或正面回应孩子的需求”。


心理咨询师杨杰老师说过一个“孩子吃零食”的例子;很多小朋友吃零食的时候,会拿给父母:“妈妈你也吃”。但我们通常的回答是:“妈妈不要吃,你吃”,或者是:“妈妈不爱吃”。


这样表达的本意,更多的是妈妈想要把好吃的更多的留给孩子,所以她选择拒绝孩子送来的零食,但是她并没有直白的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,而是选择了寻找借口,这其实就是采用了回避型沟通,因为父母没有去感受到孩子的内心需求。


我们不妨站在孩子角度,去感受一下孩子在做分享这个动作的时候,内心的活动:他吃到零食,觉得好好吃,于是想到了妈妈对他的好、想到妈妈爱他的种种事情,于是很想让妈妈一起来享受这种美味,收获和他一样的开心。


因此正面回应的沟通方式就应该是大大方方说:“好啊,我们一起分享!”一边接过来,一边开心地和孩子一起吃;如果妈妈真的不想吃,可以选择拿过零食收起来,这样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你接受了他的好意,然后交流一下自己的真实想法。


所以,细细琢磨,我们在生活中真的会有无数次的“回避式沟通”。


比如孩子睡下后时常会拉着大人的手说:“妈妈你再陪我一下”,而大人却常常因为时间太晚,着急想让孩子赶紧睡觉,从而简单粗暴地拒绝:“不行,你总是找借口不睡,快睡!”
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很多爸爸妈妈都会发现,他们很少再能见到孩子在睡前最温柔的撒娇,那是他们在一天即将结束时,最想跟亲密的人分享甜蜜回忆的时刻。


很多妈妈会觉得孩子不听话不配合,比如有的小朋友在做窝沟封闭的时候,可能遇到过比较凶的医生,但是当他跟妈妈说的时候,妈妈可能不会非常正面的去回应他;可能会说小朋友们都做怎么就你娇气呢,或者是告诉小朋友医生都是这样的,并不是故意去凶他。


这就导致当孩子出现蛀牙要去看医生的时候,他会哭闹不肯去;这个时候妈妈说不会疼的,小朋友都会去定期检查牙齿的,不用害怕,诸如此类的话语来劝说孩子;但她并不知道,孩子害怕的是上一次凶他的医生,因此没办法劝服小朋友。


如果在第一次孩子说的时候,妈妈能给予正确的关注,带着孩子去找医生求证或者尽可能温柔的安慰孩子,可能孩子产生的恐惧会减少;如果恐惧已经产生,那么妈妈也可以告诉孩子,我们这次换一个医院,一定让一个温柔的医生为你看牙,妈妈保证会陪着你不让医生凶你,如此一来就会相对容易的劝说孩子接受看牙这件事。


只有找对切入点,才能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,在生活中我们太多的“回避式沟通”,导致我们错过了了解孩子的机会,于是连说服孩子的切入点都找不到。


所以,无论是孩子遇到问题来求助我们,还是表达出一种需要互动的请求,抓住每一个时机,不仅让我们收获更多了解孩子的机会,也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确认自己值得被重视,自己是重要的人。



“回避式”沟通除了会让孩子感觉不被重视之外,还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,性格变得越来越自卑。


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实验,他把106名学生随机分为4组进行习题练习。


每次结束,就会对第一组孩子进行严厉批评,第二组则受到表扬,第三组不会得到任何评价,称为“被忽视组”,第四组则被隔离,是“被控制组”。


5天后结果显示:前三组孩子的成绩明显优于“被控制组”,成绩最好的则是“受表扬组”,更让人惊奇的是,“挨批评组”的成绩竟然优于“被忽视组”。


也就是说,适当的表扬优于批评,而就算是批评也比不予任何评价要好。


关系到孩子的事,父母积极反馈,能让孩子再接再厉,消极反馈更次之,不给予反馈则会让孩子放弃努力。


孩子的事父母不予回应,会让他陷入对未知的焦虑中,孩子变得敏感、脆弱,难以融入新环境,而遇事退缩,缺乏自信,自卑都会随之到来。



孩子的成长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,沟通教育也不是单方面的事情。学会沟通,正确引导,会让孩子的未来之路更加顺畅,也会让父母和孩子成为彼此真诚以待的朋友。

-END-


NYC给婴幼儿最好的开始

给父母最好的选择

我们坚信每个孩子

都拥有自然赋予的潜质

我们坚信更多丰富体验

才能激发孩子无限潜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