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心资讯>宝宝总爱和你对着干 ‖ 别急,他有脾气你有“套路

宝宝总爱和你对着干 ‖ 别急,他有脾气你有“套路

文章标签:宝宝,总爱,和你,对着干,别急,他有脾气,你有,套路
2019年01月29日 2522

“为什么熊孩子总爱和大人对着干?”


“晚上睡觉的时间到了,我让童童去刷牙,她怎么也不愿意去,无论我们怎么哄,怎么催促都没用,每天晚上的洗漱都是一场亲子大战!”

“我家的娃真是管不了,让他往东他一定往西,怎么吼都不管用!”


“两岁的儿子,再不像以前那样好说话,动不动就对着我们大声宣告:“不行!”“不要!”“就不!”...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!”


别急他有脾气你有套路


读这篇文章时,


距离上一次孩子与您各种对抗,


过去多久了?


半天、1个小时、30分钟、15分钟、5分钟...?


有研究表明,孩子在2-10岁之间,每隔6-9分钟,他们就会与父母因各种问题发生对抗。美国的发展心理学家Martin Hoffman曾说,因对抗而引发父母的训斥,这个频率“相当于孩子每天要学50项纪律,每年下来,就有15000种”。



的确,从孩子第一次学会说“不”开始,父母与孩子长达数年的对抗战,就这样拉开了帷幕......看着孩子从婴儿时期的小天使,变成了幼儿期的小恶魔,和儿童期、青少年期的小怪兽,每位家长都一定曾在心中仰天长啸:“为什么熊孩子总和大人对着干?!”



训斥、打骂孩子或许能取得一时的效果,但治标不治本,还容易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。面对孩子总爱对抗的行为,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呢?


“ 答案看这里 ”


跟着小编一探到底


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,孩子任何行为背后都可能包含着生理、心理发展、环境、教养方式等多种原因。


接下来,小编就孩子爱对抗的原因展开分析,多角度地分析对抗这个行为,从纷繁的现象中找到头绪和解决办法......


“  孩子爱对抗的真实原因  ”


8个原因,全面解析


原因 1、盲目反击


不准我看电视,你们也不能看!


小宝妈妈发现


小宝现在是越来越没法管了


上次他看了小猪佩奇一个多小时


担心他的眼睛,就把电视给关了


自从那次之后


这招就被熊孩子学会了


现在只要家长一看电视


小宝就拿着遥控器把电视关掉


关掉,不让大人看


面对这样的情况,看看 A/B 家长的做法


小孩儿和大人怎么能一样呢?等他长大了就能看了,现在看眼睛不要啦?


现在就这么记仇,以后还得了?


反了天了,这孩子还能管我们了?


做法分析:孩子内心充满愤怒,性格容易走向偏激。


体会一下看电视正看着开心,突然关掉的滋味确实不好受,我们这样,孩子当然也如此。凡事都讲究公平,以后我会注意照顾到孩子的情绪,以身作则,在相处的过程中让他感受到被理解和关爱,相信孩子也会学习着如此对待我们的。


做法分析:孩子与父母关系融洽,能有效管理情绪。


小编总结:


反击是人类遭到攻击后的正常反应。进化让我们产生了自我保护机制,每当遇到危险的时候,肾上腺素跟皮质醇会大量分泌,让我们可以快速分析情况,做出反击或逃跑的决定。所以,当孩子喜欢的电视节目被关掉,用同样的方式反击回来是他的一种本能表现。


正确做法:面对这种情况,我们要以身作则,引导孩子发展良好处理争端的能力,用尊重与理解替代强制与惩罚,同时应安抚孩子的情绪,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再和他讨论:“眼睛很重要,对吗?”“那我们怎样才能好好保护它呢?”“那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!”这样,在讨论与思考的过程中,孩子感受到了被理解与尊重,也能够学习父母良好的示范,亲子间就不会总是对立啦!


切记:如果孩子的行为总受到父母的指责与训斥,同时也没有受到积极正向的引导,那么孩子就可能变得越来越叛逆,甚至造成攻击行为,情绪失控的严重问题。


原因 2、过度溺爱


不要再喂我啦!我要自己吃!


小宝是家里的小心肝


全家人对他百依百顺


就连吃饭都是大人追着喂


可是,最近不知道怎么了


小宝变得特别不合作


不管谁喂他,他都拒绝


我不吃,就不吃


面对这样的情况,看看 A/B 家长的做法


真是难伺候,都那么宠着他了,还给我闹!


这些菜孩子不喜欢吃,那就换,总有他喜欢吃的。


他自己吃弄得满身都是,还不如我来喂他!


做法分析:孩子自主能力弱,越来越叛逆。


我常常会想,我们对孩子的宠爱真的是他需要的吗?孩子的拒绝是不是在向我们表达,他想要自己去试试看呢?也许我们应该尝试尊重孩子的意愿,去满足他真正的需要。同时也要思考这样宠着孩子是为了表达我的关爱,还是他真的需要用这样的方式爱他。

做法分析:孩子独立能力增强,越来越有自信。


小编总结:


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如果我们可以恰当及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,就能够发展他内心的安全感。但如果我们对孩子的需要总是百依百顺、过度满足,那就会让孩子脱离独立的边界,变得越来越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,无法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。叛逆是孩子想要独立的讯号。


正确做法:面对这样的情况,父母要学会让爱有边界,培养孩子自主的能力,让其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方式,面对孩子的不合作,不妨少一些代劳,多鼓励他自己去尝试,比如鼓励他自己盛饭,也可以邀请孩子帮忙擦桌子、摆餐具…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看到自己的能力,变得更自信和更愿意配合。


切记:如果父母总是一味宠溺,孩子做什么都说好,就会造成孩子自我约束力发展不足,社会适应力弱,甚至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的严重后果。


原因 3、被冤枉了


说了不是那样的,为什么不相信我!


宝妈误以为小宝贪玩闯祸打碎了鱼缸


问也没问,狠批一顿


没想到小宝发起了小脾气


妈妈让他回房间反思一下自己的错误


他竟然把手里的小水杯一摔,就跑走了


为什么不相信我说的


面对这样的情况,看看 A/B 家长的做法


就算误会他了,也不能摔杯子啊!


我就说了他两句,就这样和我对着干,以后还得了!


冤枉了他,不能和我说明白吗?摔杯子干什么?


做法分析: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,亲子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。


确实也没看到是谁打破的花瓶,可能真是我冤枉孩子了,他这是闹情绪了,我会和孩子好好沟通,引导他把事情经过说出来,如果真是冤枉了孩子,就和他诚恳道歉,让他感受到我的歉意,争取他的原谅。


做法分析:孩子的情绪得到理解与支持,亲子间变得更加亲密。


小编总结:


没有人喜欢被冤枉,孩子也是如此。当孩子觉得自己做得对的时候,如果家长对他们的行为予以错的评价,他们就会产生挫败和委屈的情绪,与父母对着干只是在表达这样的情绪。


正确做法:面对这样的情况,父母要尽量客观地了解事情的始末,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解释,引导他说出内心的情绪,可以用布偶重演“事故”现场,一个布偶说:“咦,鱼缸怎么碎啦?”“宝贝,你是生气了吗?”然后,把另一个布偶给孩子,请孩子回答。如果真的是误会,那么我们就诚恳的和孩子道歉,“亲一下就代表你原谅我,好吗?”取得了孩子的原谅,亲子间就能重归于好啦。


切记:但如果父母常常误解孩子,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判断孩子的行为,孩子的内心就会充满委屈与愤怒,很容易出现情绪失控、叛逆的表现,亲子关系也很可能走向破裂。


原因 4、家庭关系紧张


孩子太叛逆,父母关系需考虑!


豆豆妈有些心烦


最近和豆爸总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


连一向特别懂事的豆豆都不乖了


要他去干什么,都拒绝


总是喜欢和人对着干


你们这是怎么了


面对这样的情况,看看 A/B 家长的做法


我们大人吵架,关孩子什么事情?


吵都吵了,现在还能怎么办?


做法分析: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不足,变得越来越性格怪异、叛逆。


我明白,每次我和孩子他爸吵架,孩子心里都挺害怕的。以后我们会控制,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,也会告诉孩子,吵架是因为我们在某些事情上观点不一致,和他没有关系,我们都非常爱他。


做法分析: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,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

小编总结:


夫妻关系、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。孩子面对成人的争吵时,总会产生极大的恐惧和焦虑。“他们会不会不要我啦?”这时孩子与父母对着干是在表达内心的这种焦虑。总能感受到父母稳定的爱着孩子,内心会越来越有力量。


正确做法:面对这样的情况,父母首先要安抚孩子的情绪,可以给孩子讲个指偶故事,一根手指问:“妈妈,你和爸爸吵架是不是就不要我了?”另一根手指回答:“我们吵架是因为生他的气,不是因为你。”“那你们还爱我吗?”“当然啦,无论发生了什么,我们都一样爱你。”这样,通过指偶故事帮助孩子说出内心的恐惧,让他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勇气。


切记:如果父母听之任之,不做任何的情绪安抚,孩子就可能越来越叛逆,亲子关系也会变得紧张,甚至造成品行障碍的严重后果。


原因 5、过度控制


要我吃菜,我偏要吃肉!


涵妈平时对涵涵很严格


要把关涵涵生活的方方面面


突然有一天


涵涵变得特别喜欢和妈妈对着干


就连吃东西让他多吃点蔬菜


他偏要大口吃肉


让他少吃零食,他却吃得一点不剩


为什么妈妈都不让我做


面这样的情况,看看 A/B 家长的做法


哪能什么事儿都随孩子,那么小他能懂什么?


我们也是为他好啊,又不会害他!


就是以前太惯着了,以后要好好教育!


做法分析:孩子缺乏自我的控制能力,缺乏自信,亲子关系紧张。


如果孩子已经在反抗了,那我可能要想一想我对待孩子的方式是不是太压迫了,毕竟哪里有压迫哪里才有反抗嘛!如果真是这样,那我可能就需要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了,给孩子多一些自主权,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多一些弹性,相信冲突也会少一些吧!


做法分析:孩子充满自信,亲子关系和谐。


小编总结:


可能绝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听话,但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,听话的孩子心理不一定健康。因为自主感是健康的人格所不可或缺的,建立在自主基础上的服从才是真正的合作。但如果父母总是不顾孩子的想法与需要,一味用自己的观念来教育孩子,就可能造成他的叛逆与反抗,这是孩子争取自主权,表达自我意志的一种方式。让我们放下手中的“遥控器”,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生长的空间。


正确做法:面对这样的情况,爸爸妈妈要给孩子更多自由支配的空间,比起替他做主,不妨多问问孩子的想法:“小麻雀午餐时间到了,现在有苹果、香蕉、胡萝卜,小麻雀想先吃什么呢?” 这样,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自主权,体会到父母的尊重与爱,他自然不会总是和我们对着干了。


切记:如果父母总是放不下控制的手,要掌控孩子的每件事,就会造成孩子越来越叛逆或退缩,亲子关系紧张,甚至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的极端后果。


原因 6、不被理解


不听你的,因为你根本不懂我


毛毛妈妈发现毛毛有时候太胡闹了


这不,他闹着要吃糖葫芦


妈妈同意买给他


但没想到毛毛拿着糖葫芦就吃了一口


剩余都喂给小狗吃了


哈哈,好吃吧


面对这样的情况,看看 A/B 家长的做法


胡闹!就算自己不爱吃也不能浪费啊!得好好教育!


不吃以后就都不买了,看他再浪费!


是他闹着要吃糖葫芦,买给他却不吃,也太任性了!


做法分析: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不足,人际关系发展不良。


也许以后我可以多问问孩子,耐心询问他为什么这么做,听听他的想法。如果真的不喜欢吃,那是不是可以喂小狗?如果不能还可以怎么做。这样,我们既理解了孩子,还能让他明白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能够怎么处理。


做法分析:孩子对父母充满信任,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

小编总结:


寻求周围人的理解和接纳是孩子的本能。如果大人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,而孩子又说不清楚,孩子就会感到非常委屈焦急:“你怎么不懂我的想法呢?” 这时孩子和父母对着干是在表达这样的情绪。让我们用理解与爱为孩子打造一片成长的乐园!


正确做法:面对这样的情况,父母要接纳孩子正常的焦虑情绪体验,尽可能地理解并回应他们的合理需求。比如和孩子玩一个画画心理话的游戏,给孩子一颗小石头让他在地上画画:“宝贝,你可以把你想要的画给妈妈看吗?”然后让孩子一边画一边说说自己心里的想法。这样,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,情绪控制的能力与配合度自然就提升了。


切记:如果父母总是忽视孩子的情绪反应,误会他的表达,甚至用批评、指责的态度回应他,就很可能造成孩子情绪失控,变得越来越叛逆,甚至造成品性障碍等不良后果。


原因 7、未被满足


“我不回家?不要!我还没玩够呢!”


小宝妈带着小宝在游乐场玩


小宝特别喜欢玩荡秋千


玩了好久,时间不早了,叫他回家


小宝说什么都不要回去,闹着还要玩荡秋千


我还要玩...


面对这样的情况,看看 A/B 家长的做法


不给他玩就和我闹,以后可怎么得了?


都是以前惯得,你看人家孩子哪有这么闹的?


又不是没带他出来玩,至于这样玩不够吗?


做法分析:孩子的内心充满匮乏感,亲子关系紧张。


我知道,他就是想玩秋千。也许我可以和他商量一下,做个玩秋千的时间约定,或者找个没事儿的下午,带着他来玩个尽兴。我们说不准玩,孩子往往就越感兴趣,还不如让他尽情地去玩,玩够了注意力自然就转移了。


做法分析:孩子自我约束的能力得到发展,亲子关系更加亲密。


小编总结:


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满足,尤其是6岁前的孩子。当他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,因为他们没有成人那么成熟的情绪管理能力,就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我内心的渴望,和父母对着干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。让我们多去观察孩子,多和他们沟通,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,用理解与关爱照亮他们成长的道路。


正确做法:面对这样的情况,父母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,给他们从游戏中转移注意力的时间,避免强制要求激起负面情绪反应。比如在快接近回家的时候,间隔一段时间就提醒一下孩子,让他做好准备。也可以让他和小秋千约定下次来玩的时间,让离开具有仪式感。这样,孩子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,心里有了充分的准备时间,感觉到被理解被尊重,也会更乐于配合我们。


切记:如果孩子内心的需要总被忽视、被否定,孩子就很容易和父母出现对立冲突,甚至造成情绪不稳定、攻击行为、品行障碍的严重问题。


原因 8、必经阶段


父母一定要知道的事情,孩子的第一反抗期


两岁多的大宝让妈妈很头疼


从前乖巧听话的小天使突然就变成了


现在这个什么都要说“不”的熊孩子


不管爸爸妈妈让他做什么


他的答案通常都是“我不!”


我长大啦~


面对这样的情况,看看 A/B 家长的做法


每次都闹着自己来,自己来又做不好,最后还得我收拾烂摊子!


天天都和我闹,这孩子现在怎么变得那么不听话?


哄也哄了,说也说了,还是不管用啊!


做法分析:孩子变得更加叛逆,影响到自我意识与各项智能的积极发展。


问了一圈周围做父母的朋友,发现这样的情况很正常,每个小朋友到了两三岁的时候都喜欢和父母唱反调,这是他们在成长呢!只要在这个阶段我们多理解,多包容,多给他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,等过了这段发展时期,那个天使宝宝就会再回来啦!

做法分析:孩子的自我意识得到积极发展,变得更加独立自信,人格健康。


小编总结:


孩子在2~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,进入“第一反抗期”。孩子想要实现自我意志与自我价值感,希望父母和亲近的他人接纳自己“我长大了”并“很能干”的“现实”。和父母对抗是孩子在体验自己的自我力量感,希望父母肯定他的成长,慢慢形成自我概念的过程。


正确做法: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与关爱,尊重孩子表达的自由意志,可以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选择和鼓励:“你想做什么呀?”“想怎么做呀?”“那你去试试吧!” 通过给孩子自主的机会来尊重孩子对自主的需要,通过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,从而促进孩子自主性与自尊的积极发展。


切记:如果父母总是以强硬的态度制止孩子乱堆玩具的行为,忽视他的想法,就会阻碍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,甚至造成孩子越来越叛逆,或形成依赖型人格等问题。


“  8个原因分析完毕  ”


您是否有所收获呢?


让我们给孩子他需要的爱,正确地爱他;


让我们理解并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,保护他自我意识的发展;


让我们多去观察孩子,多和他们沟通,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;


让我们用理解与关爱照亮他们成长的道路,为他打造一片成长的乐园;


让我们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、被尊重的成长环境,使他拥有稳定的情绪控制能力与理解、关爱他人的美丽心灵;


让我们蹲下身来,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的表现,用理解与支持陪伴他自由、快乐成长吧~


更多精彩,关注NYC悠唐广场早教中心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