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心资讯>【NYC育儿分享】有一种冷,叫奶奶觉得你冷
今天雨夹雪,多穿点啊”
虽然咱们都是当妈的人了
可是冬天刚一来
这熟悉的话又时刻回荡在耳边~
最近笼包妈亲戚的孩子即将满月
姥姥从老家赶来照顾
于是可爱的小公举画风突变~
妈妈照顾时,看我肤白貌美时尚潮流
姥姥来了,要不要给我裹成粽子?
以上画风是个玩笑。最近冬日的气息愈加浓烈,重拾“捂”孩子这个话题想必是众多家长的共鸣。
笼包妈过去看望小家伙时,两条小腿不停用力地踹,麻麻给她自由活动的空间,宝宝也很舒服。尤其室内的温度并不低,孩子“奋力成长”的过程中就在用力,更需要卸下“负担”,轻薄上阵。
过去老人认为袜子一定要穿,其实在室内不然,袜子的作用和手套一样,如果不冷能不穿就不穿。脚上有很丰富的末梢神经,多光脚可以很好地开发脚部触觉敏感,有利于形成好的走路姿势。
一岁以下的婴儿,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成熟,对外界气温适应性较差,捂得太多会造成娃体温升高,出现高热症状。这个原理就像中暑,如果是宝宝睡觉时捂得过严,不小心盖住口鼻,还有可能引起窒息。
孩子长大点之后也没必要穿那么多,因为小娃们的新陈代谢远比成人旺盛,且经常活动状态,可不比老年人身弱体虚。捂得过多反而造成皮肤透气性差,如果清洁再不及时,还容易长痱子或湿疹呢。
还有就是宝宝发烧时更不能捂了,那样热量散不出来,体温反而越捂越高,家长可别犯这低级错误了。
俗话说“要想孩子保平安,要带三分饥与寒”。这话谁都知道,可是到了自家的孩子,就一定要捂起来!不然,就觉得对不起孩子。要知道,孩子的病十有八九是捂出来的!
我们来听一段儿科医生的话
穿多→汗多→皮肤疾病
数九寒天,降温的速度总赶不上加衣服的速度,也赶不上室内温度增加的速度。孩子穿的里三层外三层,汗多汗管堵塞,皮肤透气不好,清洁不佳,很容易造成痱子、湿疹、脓疱疹。
穿多→便干→发热咳嗽
细心的家长会发现,孩子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之前或同时常伴有大便干燥或便秘。中医理论:肺与大肠相表里,大肠不通,肺热不能排出,即容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。孩子穿的太多,造成便干,不仅会导致消化道的症状,也是引起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的因素。
穿多→便干→肛裂、便秘、腹胀、消化不良
穿的太多出汗多,如喝水再不能保证,会造成大便干燥,会出现腹胀、食欲减退。还会造成尿量减少,清洁不佳可造成泌尿系感染。
家长好心的一捂,会捂出这么多问题。务必转给孩子爷爷奶奶看,孩子冬天少生病就靠这个了!
如何判断宝宝的冷热
一摸宝宝的小鼻尖,不发凉证明没穿少;
二摸宝宝的颈后,没出汗证明穿得合适,若是粘粘乎乎的,那肯定是穿多给娃捂着了;
三看宝宝脸色并摸摸四肢,排除发烧的前提下,如果小脸潮红,胳膊腿都发热有汗,也肯定是穿多了。
相信这时候,笼包妈猜到你的问题了:到底给孩子穿多少才合适?
给个简单易行的穿衣原则:和孩子爸爸穿的差不多就行啦!
无论暖气还是空调,秋冬季将室温保持在25度左右,如果宝宝满地跑着玩,只要穿贴身小衣服就行了。如果娃儿坐着不咋动,可以再加件薄马甲或小外套。要在没取暖设备的房间,可以适当加衣服,可将秋衣扎裤子里,总之护住前后心别受凉,但太厚肯定影响娃活动。
笼包妈发现现在的宝宝都很好动,那就更不能穿多了。就算天冷多加了几件,也要选择易穿脱的款式~~
当然了,宝宝保暖还要护住某些位:头部、脖子、腹部、背部和脚,只要正确护住这几个部位,娃就不会感觉冷。晚上睡觉的时候,一定要保护好肚子、背部不受凉!秋冬季要给娃准备舒适透气的帽子,围巾或小肚兜也是有必要的。
一切要以实际气温、风力、湿度和宝宝的体感反应来定,只要宝宝感觉舒适,颈后不冰凉也不出汗,就肯定穿合适了。如果你实在确定不了,就参考大人穿衣多少来给娃穿,1岁以内的婴儿可以比大人多穿一件,1岁以上跟大人一样多,3、4岁以上的娃,只要他不喊冷就不用加。
再唠叨一句,有些老话儿讲的确实有道理,但对于不同环境需要不同对待,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对孩子好,所以亲爱的麻麻们和老人好好商量,相互理解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养育孩子!
文中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想了解更多,请关注NYC纽约国际山东淄博万象汇中心。
< 上一篇:NYC国际早教淄博万象汇中心:吉他Solo+炫酷灯光+现场演唱……
>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