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心资讯>NYC西安高新早教中心:育儿8大谣言VS中国式育儿,各个击破!

NYC西安高新早教中心:育儿8大谣言VS中国式育儿,各个击破!

文章标签:NYC西安高新早教中心
2019年04月27日 1963

在育儿过程中,一些妈妈总是紧张兮兮的,担心宝宝身高落后于小伙伴,担心感冒发烧是免疫力低下,担心出牙晚是缺钙,担心果蔬中的激素会催熟宝宝……殊不知,这些担心真的没必要,在育儿路上,拥有从容淡定的心态很关键。

谣言一

辅食越烂越好

一些孩子到1岁半还在吃粥、面片汤这种过于细软的食物,不愿意嚼一些有韧性的食物,吃硬一点的饭也有困难,这会影响孩子的口部肌肉发育,导致宝宝发音不标准、口吃。乍一听,吃饭跟说话八竿子打不着,可因为辅食过软过细造成宝宝语言发育缓慢的实例可不在少数。


真相是!


辅食过于精细,会影响宝宝的咀嚼能力,影响口腔肌肉发育,甚至会耽误宝宝的说话。


谣言二

宝宝走路晚,肯定发育有问题?


小侄子、侄女都是在1岁之前就学会了走路,听说我小的时候也是11个月就会走。可如今女儿都快1岁2个月了,还没有学会走路。这真的让我很担心,她会不会身体发育方面有问题呢? 

 

有些妈妈一看别家宝宝才11个月都会走了,晒照片了,自己的宝宝1岁了还不会走,急得不行。有这种想法的父母通常好胜心比较强,喜欢攀比。其实,只要宝宝在其他动作发育上没有出现异常,比如可以坐得很稳,而且爬得也很好,那么就不用担心他在走路上会出现什么问题。学走路也有早晚,只要宝宝在16个月左右学会了走路,那么都属于正常的。 

 

不过要提醒爸爸妈妈注意的是,如果宝宝18个月龄了还没能迈出一步,最好去医院检查。

 

谣言三

抗生素的副作用太大了,千万不能用?


众所周知,给宝宝滥用抗生素当然不好,不过,抗生素并非像妈妈们所想象的那么恐怖。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,但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治疗细菌感染,就必须按医嘱给宝宝使用抗生素。抗生素的用量和疗程要依照宝宝病情的轻重程度来决定,父母切记不要频繁换药或擅自停药。一种药物起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,随意换药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,延误治疗。另外,如果看到宝宝病情有好转就自行停药,实际上细菌还没有完全被杀死,“残余部队”就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大,增强了对抗抗生素的能力,耐药的细菌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。 

 

使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。反复、过于积极地使用抗生素,不但让身体的免疫力得不到锻炼,还会杀死或抑制体内存在的正常细菌,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。

 

谣言四

吃核桃可以补脑


大多数妈妈都有这种经历,要想宝宝聪明,就要在怀孕时多吃核桃。


真相是!


核桃根本不能补脑,大脑发育所需要的是多种营养元素,并不是单一一种食物或者营养元素就能促使大脑发育的。


虽然核桃中富含亚麻酸,但并不能直接被大脑利用。只能说核桃跟其他食物一样,为大脑发育提供的所需营养。所以,并不是多吃就会聪明,不吃就不聪明。

 

谣言五

出牙晚,说明宝宝缺钙了?


都说宝宝6个月长牙,可我的宝宝都快8个月了,小牙却没有任何动静。搜索了好多资料,网络上说出牙晚等于缺钙,最近我开始使劲给她补钙剂和维生素D,希望可爱的小牙早点儿冒出来。

 

宝宝乳牙萌出是有一定的顺序的,先是下颌两颗门牙、上颌两颗门牙萌出,随后依次是侧切牙、乳磨牙、乳尖牙,最后长出第二乳磨牙,大约在两岁半前宝宝基本能出齐20颗乳牙。另外,宝宝乳牙萌出时间也有差异,但出牙晚跟缺钙无关。胎儿期牙胚即已形成,出生后再不断生长、萌出、成熟,整个过程都非常个体化。有统计资料显示:出生后5个月前开始长牙的占10%、7个月前长牙的占50%、10个月前长牙的占90%。出生后10个月还未长出牙的婴儿,约占10%。 

 

如果宝宝发育、发展正常,没有特别的疾病,即使开始长牙多少晚些也不必担心,方便的时候可以去接受一下体检。

 

谣言六

宝宝便秘要吃香蕉

可能是香蕉香软滑润,所以很多人认为它能通便。孩子便秘,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吃香蕉。


真相是!


香蕉的纤维素含量低,而且青香蕉里的淀粉和果胶含量比较高,反而有可能加重便秘,所以并不适合便秘。美国儿科学会旗下的科普网站建议便秘的孩子少吃香蕉。

 

谣言七

宝宝经常感冒,肯定是免疫力低?


3岁的桃桃春天刚送去幼儿园,从那以后,她几乎每隔一半个月就要感冒一次。宝宝一生病就特别折腾人,她是不是免疫力低下啊? 

 

2~3岁的宝宝自身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,再加上入园第一年心理上的不适应,如果照顾得稍稍不周,就会常常生病。一般来说,婴幼儿一年发生6次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现象,随着年龄增长,感染会逐渐减少,尤其是等宝宝上了小学之后,抵抗力会逐渐增强,生病机会减少。因此,宝宝经常感冒并非免疫力低下的结果。家长最忌讳的做法就是,一旦宝宝患了呼吸道感染,就选择抗生素+抗病毒药物+免疫增强剂,这样非常不利于免疫系统的成长,反而会带来损伤。 

 

不妨让宝宝的免疫系统多见见世面,比如,多带宝宝到外面晒太阳,呼吸新鲜空气,接触冷水,即人们常说的“三浴”锻炼,宝宝的免疫力会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不断“成长”起来。另外,要给宝宝足够的营养,少用抑菌或者消毒产品,经常使用这类产品,只会让宝宝的抵抗力变得更弱。


谣言八

宝宝平常多动,就是患上了多动症?


3岁的牛牛非常爱动,一刻也闲不住,总是喜欢把积木搭高、推倒,再搭高、再推倒;喜欢把茶几的每个抽屉逐一拉开、推上,不断重复……很想知道,他是不是患上了多动症啊? 

 

宝宝活泼好动,就怀疑多动症,有点小题大作。像牛牛这种情况,很可能只是单纯的活泼好动。因为3岁的牛牛正处于“动作敏感期”,这个阶段的宝宝对动作十分感兴趣,喜欢不断地操作某一物品或重复某些动作。而多动症的诊断主要根据老师及家长提供的病史,并结合临床评定结果,包括体格检查、神经系统检查和精神检查等,才能得到最后的诊断结果。也就是说,动作敏感期是每个宝宝必经的阶段,多动症是部分宝宝的特殊表现。动作敏感期的宝宝在操作物品或重复动作过程中,情绪稳定、注意力集中,这也是多动症宝宝所不具备的特征。

 

如果怀疑宝宝有多动症的表现,建议带宝宝去专业的儿童精神科,请医生来排除多动症的可能性。



1.中国式喂饭


总担心孩子吃不饱,我们追着说:再吃一口,最后一口!


关于宝宝吃饭,很多家长的“服务”堪比海底捞的服务员,饭菜盛到碗里,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呼唤孩子吃饭。


相信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场景:爷爷奶奶端着碗,一圈又一圈地追在孩子屁股后面喂;父母拿着小勺一遍遍督促孩子多吃点,再吃点;我看过最夸张的就是奶奶端着碗在小区小花园里追着喂……


中国式喂饭,让孩子失去了对食物的认知兴趣,养成不会自己吃饭的习惯,形成过分依赖的性格。严重一点的表现是,从小对食物认为理所当然甚至是麻木不仁,更别指望孩子体会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了。


关于中国式喂饭,

这一碗饭里头,

隐藏了很多教育“真经”……


别把吃饭“太当回事”!

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,

让孩子好好吃饭并不难。


 2. 中国式 Say No


"你不能动这个!不能碰那个!不可以这样做……!"


孩子想要玩泥巴,我们说:太脏了,不许玩!孩子想要自己洗碗,我们说:别把衣服弄脏了;水这么冰;别把碗打碎了……


玩是孩子的天性,中国式Say No会让孩子失去了天性,泯灭了孩子的好奇心、冒险性和创新精神。一味地去阻止,很容易让孩子变得胆小、羞怯。


中国式Say No看似是一种管教,其实是一种过度的保护,在父母的庇护下,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危险,不能承受失败。就比如说你告诉孩子热水杯很烫,不如让他摸摸到底有多烫,下次他就知道这水杯我不碰了。


从这一刻起慢慢修正上述行为吧,

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自由愉悦的环境,

让TA蓬勃成长。


3. 中国式打招呼


“来来来!表演个节目吧!!”


每当家里来了客人,又或者家庭大聚会的时候,孩子永远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。一见面,就让孩子叫阿姨、叔叔,如果孩子不叫,就会被贴上“没礼貌”、“太认生”的标签。


有些父母出于炫耀或攀比的心理,勉强孩子当众表演,“宝宝,给我们唱首歌吧,给我们背个诗呗,这里有糖/红包哦!如果宝宝表现出害羞,家长就会觉得特别面子……


中国式打招呼(逼孩子叫人、表演节目),是父母最常做的事,却也是伤害孩子最深的事。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,以及自我保护本能的驱使,与孩子有没有礼貌没关系。


不要以为当众表演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,但这很有可能会使孩子失去自尊和自信,形成自卑感。父母的强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不尊重,连自己最爱的爸爸妈妈都不尊重自己,孩子又怎样学会自尊。


最好的培养方式

不是逼着小朋友

认亲

问好

叫人

而是鼓励孩子向陌生人介绍自己

4. 中国式溺爱


宝宝脾气坏,我们说:“没事,长大就好了!”


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好多脾气都特别大,一点小事就哭闹,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,扔东西……然而面对这种小恶魔附体,太多的家长只会说:“没事,长大就好了!”


中国式溺爱,让孩子变得越来越“目中无人”、“为所欲为”、“自私自利”。对于暴脾气的熊孩子,我们做家长的首先不要被孩子的脾气要挟,聪明的家长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,或者不予理睬,久了以后,孩子就会知道遇到事情乱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。


人年轻的时候,

哪怕多花一点时间,

自立地把人生经营好,

辛苦是辛苦一点,


但当一切都是自己亲手造就时,

那种自豪和自尊,

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。


5. 中国式补钙


有一种补钙叫“爸妈觉得你要补钙”!


孩子夜里老醒,缺钙了!孩子有点罗圈腿,缺钙了!孩子出现枕秃了,缺钙了!孩子睡觉老出汗,缺钙了……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,宝宝的任何一点小状况都可以跟缺钙联系在一起。


中国式补钙,使骨骼会过早钙化,宝宝反而长不高;还会增加肾脏负担,增加缺铁和缺锌的风险,导致生长发育迟缓,导致贫血。严重的会出现结石,表现之一就是便秘。其实,只要宝宝吸收了足够的奶量(每天500ml左右),没有牛奶过敏或挑食,一般是无需补钙的。


宝宝“钙”出一座健康城堡

均衡的饮食,

充足的睡眠,

快乐的运动,

多晒晒太阳,

这才是家长应该努力的方向!


6. 中国式晒娃


自从当了妈,99%的妈都变成了晒娃狂魔。


妈妈们隔三差五地在自己的朋友圈上晒孩子的照片,比如孩子长了第一颗牙、终于叫妈妈了、学会自己走路、学吃饭弄得到处脏兮兮的、坐在草地上粲然一笑……光屁股的照片都不算什么,最可怕的是有宝宝拉肚子的排泄物都要晒一下,在万能朋友圈寻求帮助。


中国式晒娃,往往是无死角、无节操、无底线的晒。把暴露宝宝私密部位的照片公之于众的话,对孩子的性意识启蒙和安全教育是种破坏。


还有包含有孩子常去的早教机构、幼儿园、公园、儿童乐园等名称的照片,或者是无意中暴露了孩子年龄、姓名的照片,比如生日照(生日蛋糕上写着宝宝的名字和出生日期)。这些含有重要信息的照片一旦晒出去,很可能被坏人盯上或利用。


 我们看一组外国妈妈的晒娃照片:



开始,

我以为他们只是在晒孩子

后来,

我觉得整个世界美好很多


他们不是晒成长记录、晒表情、晒美衣美食

而是晒对弱者的爱心

对生命的尊重

没有这些高贵的品质

其他都是0,晒了又有什么用呢?

7. 中国丧偶式养娃


做女人不容易,做妈妈更不容易,做中国妈妈最不容易。


中国妈妈90%在“丧偶式”育儿栽了跟头!爸爸不知道怎么冲奶粉,不知道纸尿裤放哪,当妈妈们忙得脱不开身的时候,让爸爸看会孩子,没成想,他拿脚丫拦着娃别掉地上,手上却玩着手机或电脑。


中国丧偶式养娃,让带孩子变成了妈妈一个人的事儿,如果妈妈照顾的过多,会影响到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,表现出过于依赖、顺从、没主见,男孩子的话会缺乏阳刚之气。


女孩子的话,会因为爸爸弱势角色,在今后难以建立起对异性的客观判断。“父爱如山,母爱似海”爸爸妈妈会用不同的方式去陪伴和养育孩子,这对孩子来说都很重要,缺一不可。


一次参与,终身受益。

不仅需要妈妈的

温柔

理解

周到

还需要爸爸的

坚定

宽容

激励


8. 中国式育儿神器


“我从小就是穿开裆裤长大的,也没什么影响!”


开裆裤可谓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育儿智慧结晶,方便孩子大小便,不容易被排泄物弄脏,让小屁屁自由呼吸……堪称育儿神器。



中国式育儿神器,总是以为孩子小,不懂事,但其实孩子1岁左右就开始有了自我意识,并且希望能够被父母尊重,其中更包括对如厕和私处的尊重。即便TA才刚刚出生,即便TA是你孩子,也有权得到尊重。 


而且越是穿开裆裤,越会影响宝宝的如厕训练,因为他根本就觉得上厕所不需要脱裤子。


1岁的尊严,也该受到尊重。

让孩子从小明辨是非,

识别美丑,

具备荣辱心善恶感。

让小孩子从有自我意识的第一天起,

就获得认可和尊重。


更多精彩,敬请关注NYC纽约国际西安高新早教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