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心资讯>NYC纽约国际南京城东早教中心:如何科学选择早教音乐,培养宝宝音乐感知
早教和胎教,谁更重要?
许多父母很重视音乐胎教,但是在孩子出生之后的半年间却开始忽略音乐的重要性,或者说,他们不知道该如何系统地对此阶段的婴儿进行音乐早教。
0—6个月的婴儿不仅有了听觉能力,而且也具备了听觉辨别能力,所以这个时候对宝宝进行音乐教育,比胎教时更有必要。此阶段适当地给宝宝听些音乐,可以调节孩子的情绪,同时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听力。
至于音乐类型不用限制得那么严格,无论是交响乐还是钢琴曲、歌曲,只要有优美的旋律,格调高雅一点就行。但是时间段和情绪一定要把握好,比如当孩子将要入睡的时候应该听安静柔和的摇篮曲,使他的情绪安定。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对它形成一定的“依赖性”,每当这类音乐响起的时候,他就能很快地入睡。
值得注意的是,给孩子放的音乐节奏要慢一点,起伏不要太大;曲子尽量短一点,也不要让孩子连续听很长时间。要让孩子对同一个曲子形成印象,这样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。
经典和现代,哪种更合适?
在早教音乐的选择上,家长都趋向于选择世界经典曲目,一方面觉得经典的就是好的,具有拿来就能用的特点;另一方面,经典可以省去许多的甄别时间。
经典音乐经过长期的沉淀,证明了它的价值。但是在音乐早教这一块,并不是所有的经典音乐都适合。经典音乐丰富多彩,但是节奏太快或太慢都不能用于早教,例如贝多芬、柴科夫斯基等大师的音乐虽绝对属于经典音乐,但其作品中充满了情绪起伏和强烈的宣泄个性的过分张扬,并不合适作为婴幼儿早教音乐的首选。
最有利于开发幼儿大脑潜能的音乐,应该是每分钟60拍左右的音乐。例如巴洛克音乐每分钟约50~70拍,与我们人类的脉搏与呼吸频率大致相同,使我们的脉搏和呼吸在这一节拍上趋于中和与稳定。巴洛克音乐的低振幅、低频率又可以诱发与增强我们大脑中的阿尔法波。当大脑内出现阿尔法波时,能够促进脑内吗啡的分泌,使大脑进入最活跃的状态,让人进入一种超级脑能境界,能让学习、记忆和创造性思维获得充分的施展,从而大大提高大脑的效率。
人声和“机器声”,谁更有效
有家长怕自己“五音不全”,所以不敢对着孩子唱歌,取而代之的是给孩子听大量诗词,希望让孩子在这一方面捷足先登。
其实,父母本身的音乐素养对于宝宝的音乐早教的确有影响,但不是最重要的。不妨和宝宝面对面坐着,让宝宝听一些轻松、舒缓的音乐,或者模仿小猫、小狗、小鸟的叫声,或让宝宝听大自然中风、雨的声音,以引起宝宝的兴趣,这样多感觉地去体验和享受整个过程,也是音乐早教的一种方式。
而那些尚不具备语言能力的宝宝,其头脑的储备也是极为有限。格式有严格要求、韵语特别讲究的古诗词,对此时的宝宝而言是一种负担。优美的、节奏适中的音乐更适合这个阶段的宝宝,潜移默化中对宝宝的情绪、人格塑造意义重大。
但是,对宝宝音乐感受能力的训练不宜太长,每天安排10~20分钟即可。如果太长,会引起宝宝的听觉疲劳,甚至会使宝宝对音乐感到厌烦。
想了解更多资讯,请查看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南京早教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