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心资讯>NYC纽约国际上海早教中心:宝宝如厕训练一波三折,怎么做才能摆脱“尿不湿”?
学会自己上厕所是宝宝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,对家长和宝宝都是很重要的一步。因此“教孩子上厕所”,变成了千古难
题,很多宝妈都会问:
“孩子啥时候训练如厕?怎么训练?”
“孩子不愿坐上马桶咋办?”
其实妈妈们都知道成功训练宝宝自己上厕所的秘诀在于时机和耐心。
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?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一学。
No.1
宝宝怎样才适合如厕训练
首先,我们需要知道:宝宝最佳的如厕训练时间。
建议等宝宝18个月到24个月时,再训练上厕所。因为年纪太小,排便能力会很差,强行如厕训练会使宝宝产生抵触情绪,反而适得其
反。
当宝宝同时满足以下7个条件时,说明他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做好了如厕训练准备:
1.宝宝已经能够自如跑动了。他不再热衷于走和跑的探索,可以在小马桶上安静坐一会儿。
2. 他已经认识了自己的身体。能说出常见身体部位的名称,是宝宝会自发地进行如厕的先决条件。
3. 他能听懂指令并执行。这个指令要至少是3条以上的信息,如:“到桌子前,选一个苹果,拿给我。”
4. 开始有归位的行为。知道了什么东西要放在什么位置。这样宝宝们也会同样意识到,排泄物是属于便桶的。
5. 宝宝还会模仿大人的行为。“像大人一样上厕所”会让孩子有脱掉尿不湿的动力。
6. 有相对规律的大小便时间。不一定每天定时排便,但基本有规律,这样会提高如厕训练的成功率。
7. 还有一点,宝宝能够说“不”了。如厕本身是一件自己做主的事情,需要宝宝学会自主控制。一个会说“不”或凡是都要“自己
来”的孩子,说明开始追求自主权了,这恰恰是如厕训练可以开始的体现。
No.2
如何进行如厕训练?家长该怎么做?
宝宝刚开始改变排便的方式都会遇到一些困难,他们会觉得使用坐便器不太适应,甚至会出现心理作用导致的排便困难。家长想要帮
助宝宝顺利的过度排便方式,做到这几步其实就可以了。
而在训练宝宝如厕的过程中,家长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,不要操之过急,按照以下步骤慢慢训练。
1.让宝宝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
家长要跟宝宝讲解排泄物会从身体的哪个部位的器官排出,最好是在坐便器旁边进行,让宝宝了解并学会排便的正确姿势,这样才能
避免宝宝使用坐便器是出现错误,将排泄物弄得到处都是。
2.教宝宝正确表达自己的便意
宝宝的表达能力有限,尤其是想要排泄时,更容易紧张的说不出话来,这就会导致爸妈不能及时帮助宝宝排便而弄脏衣物。家长其实
可以教宝宝一些比较方便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要上厕所的感觉,今后宝宝一有便意就能轻易地表达出来,即使不能自己顺利的上厕
所,家长也可以即使帮到宝宝。
3.选择宝宝喜欢的坐便器
一开始就接触成年人使用的马桶,宝宝多半是不习惯的,家长可以买一个宝宝专用的坐便器,款式让宝宝自己来挑选,这样可以提高
宝宝自己上厕所的兴致,更容易过度宝宝的如厕方式。
4.放置好坐便器
建议一开始把坐便器放在宝宝身边,或者是他经常待的地方,等宝宝适应一段时间后,再把坐便器固定放在卫生间里。妈妈们也可以
让宝宝自己装饰一下坐便器,然后鼓励他试着当小椅子坐着看看。坐便器的高度,要保证宝宝的双脚可以舒适地放在地上或小板凳
上,然后可以把尿布上的污物丢进马桶里给宝宝做示范,或者让宝宝看一看家里的其他人是怎么使用坐便器的。
5.固定好上厕所的时段
如果宝宝已经对上厕所这件事情感兴趣了,你可以在一天内的某几个时段让他自己坐在坐便器上几分钟,上厕所的时候给他本书或者
玩玩具,并且一直在厕所里陪着他。即使他只是坐在马桶上,你也可以不断的表扬他,引导他用力的排便。出门在外时也可以在便携
式的坐便器里面套上塑料袋,这样宝宝方便后只要把塑料袋扎紧丢掉就可以了。
6.过渡时期注意宝宝着装
学习任何事都有一个过程,刚开始教宝宝上厕所的时候,宝宝也许会将排泄物弄到衣物上,家长尽可能不要给宝宝穿脱起来比较麻烦
的衣服,这类衣物不仅会给宝宝上厕所带来一定困难,还会让宝宝情绪紧张,如果宝宝因此哭闹家长要尽快进行安抚,否则宝宝会产
生心理阴影,学习如厕就更加困难了,方便简单的衣物可以让宝宝快速接受新的排便方式,还能减少衣物被弄脏的可能。
7.宝宝有如厕信号,要迅速反应
如果宝宝有上厕所的信号,一定要迅速去厕所。
这些信号,比如扭动,蹲下或触摸下体,妈妈们看到了就应该马上带他去厕。同时家长也要帮助宝宝自己熟悉这些信号,一旦做出这
些动作就要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,去上厕所喽。
8.教宝宝上完厕所要把手洗干净
这也是如厕的最后一步,排便后洗手也是为了宝宝的健康,让宝宝从小养成便后洗手的习惯,可减少宝宝的患病几率。当宝宝完成整
套“动作”时,家长可适当的表扬宝宝,鼓励他今后一直保持这种做法,同时宝宝也能感觉到自己上厕所的便捷。
如厕训练是一个过程,不能一蹴而就,需要孩子慢慢习惯。
家长首先要保证轻松的、没有压力的心态。孩子该学会的,总是可以学会的。不要因为孩子尿裤子、拉裤子这一点小事就批评他们,
否则只会让孩子产生消极情绪,对训练更加不利。
两岁左右的孩子,常常以叛逆、不听话等“坏脾气”让家长们头疼,可我们大人需要理解的是,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蓬勃
发展,他们自己也渴望更独立。因此,时刻表扬他们的进步,不要批评孩子的小错误,对如厕训练的顺利进行,非常重要。
尤其在夜晚孩子尿床时,更加不能表现出厌烦和抱怨等负面情绪,孩子再小,也是有自尊心,家长如果因为这类挫折和小坎坷去责备
孩子,很有可能会使孩子害怕脱掉尿不湿。
宝宝彻底脱掉尿不湿,是成长的一个显著标志。不要催促,不要着急,孩子的独立,已经从自主如厕这一步开始了。
相信只要有宝妈们的关爱,宝宝们一定会早日脱掉纸尿裤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