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心资讯>NYC宜宾早教中心:孩子啊,你为什么要撒谎?
养育孩子的过程漫长又艰辛
还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
例如孩子居然开始撒谎
很多宝妈第一次听到自家娃笨拙又明显的谎言时,内心无疑是好笑又担忧的。好笑的是孩子的谎言漏洞百出让人啼笑皆非,担忧的是孩子会不会就此撒谎成性,以后走上歧途。
先别着急上火,请家长们先回忆一下,自己在小时候有没有和父母撒过谎?
相信答案大多数都是:撒过。
也许是谎报分数,也许是偷偷看电视,也许是弄坏了东西...那些年为了逃避惩罚和得到奖励撒过的慌,是不是现在想起来也历历在目。
所以当发现孩子在撒谎时,先不要给他安上“说谎精”的标签,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处理呢?......
1.
撒谎,孩子成长的路标
亲子节目《一起出发吧》中,陈小春就将父母的焦虑感表露无遗。当天,节目组要求孩子们去指定地点领早餐。陈小春的儿子Jasper和小伙伴抵达房间后,看见一箩筐的花生米,旁边放着一个坛子。在拿早餐之前,他们需要完成一项任务:把箩筐中的花生米倒入坛中。
2.
了解,孩子撒谎的真正原因
① 将想象和现实世界混淆
两三岁的孩子撒谎,常常是因为他们想象力丰富,分不清想象和现实的边界,因此会凭空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。
当孩子做错事时,他们会产生逃避和恐惧的心理,害怕受到来自大人的的批评与惩罚,但最终为了迎合大人对自己的期盼,从而导致有意说谎。
由于害怕被惩罚,孩子内心深处会藏着有意说谎的动机。尤其是当孩子发现说谎后,可以逃避惩罚,甚至可以带来某种奖励。久而久之,孩子就可能会将说谎养成习惯,相应地也会扩散到社会行为中去。
比如,前段时间,郑州一个小区里,一个男孩拿着玩具枪在一辆车上乱划。车主准备跟男孩家人交涉时,男孩却告诉妈妈:叔叔对自己动手了,自己被揪着上了楼。
车主无奈发誓,自己根本没有动过孩子一根手指头。
男孩的心思不难猜,他知道自己犯了错,害怕被责骂,才撒谎受了委屈。
③ 自我意识的体现
谎言就是“我知道,而你不知道”,孩子是逐渐发现这个秘密的。
3岁前,孩子认为自己想什么,别人一定会知道。
然而,他们很快会领悟到,原来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是独立的。
突然变成“谎话精”的背后,其实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的结果。
孩子的虚荣心来源于想要获得成人的注意和赞赏,这既是一种情感需要,也是希望得到别人注意的心理需求。
受虚荣心支配的孩子为了博得大人的夸奖以及取悦大人,在自身能力难以达到的情况下,便出现了有意说谎。
比如大人们都经常问孩子一个问题: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?
尽管孩子心里可能有偏向的一方,但是为了让爸爸妈妈两个人都高兴,孩子的答案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的三个字,都喜欢。
长久下去,会让孩子觉得说谎话能讨好大人,大人反馈给孩子的愉悦,无意中也强化了孩子再次说谎的动机。
⑤ 意义障碍期的反抗心理
意义障碍期是孩子表现出的道德心理阻抗现象,它阻碍了孩子对道德要求的接受和正确认知。
从而,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要求产生消极的抵触心理。
比如在幼儿园中,孩子之间为了争抢玩具经常会发生矛盾。随之产生嫉妒不满的情绪,有意说谎成为反抗心理的表现之一。比如自己抢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,却还要和老师狡辩...
但是,换个角度看,孩子学会撒谎,是一件好事。
☆ 撒谎是大脑的高级功能,它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表现。
研究发现,撒谎和语言工作记忆有关,善于撒谎的孩子有着更好的语言创造力。
同时,孩子为了编造谎言,既要观察他人的反应,也要检验谎言的可信度。这需要具备操纵多项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。
正如德国教育家施鲁克教授所说:“孩子第一次有意义地说假话是他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进步。
孩子撒谎,标志着他有了想象力、开创性的行为,并与周围环境打交道。”
3.
孩子撒谎,爸妈们应该这样做
当孩子开始撒谎时,该如何做呢?
孩子犯了错,换一种沟通方式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谎言。
③ 给孩子说真话的机会
孩子撒谎,为了逃避惩罚也好,太过渴望某件东西也罢。但终究,他们相信一旦选择说实话,结果可能会很糟糕。
这样的认知自然是孩子从“经验”里得来的。孩子感到无论何时说出实话都是安全的,谎言也就失去了它生长的土壤。
孩子的很多情感和价值观是由模仿成人的言行得来的,尤其是观察家长的言行举止,并进行模仿。
家长在日常中有意无意表现出的不诚实行为,就会对孩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诱导。在潜移默化中,孩子的心里被埋下了说谎的种子。
家长做出不诚实的行为,就会让孩子觉得说谎是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。
所以,创造一个“诚实”的家庭空间,建立起信任机制, 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。
愿每一位父母,都能用温柔又有约束性的爱,去伪存真,呵护孩子那单纯的美好......